0174 寿眉为什么煮着更好喝?

0174 寿眉为什么煮着更好喝?

摘要:老寿眉为什么煮着更喝?这是因为有三个原因需要用煮才能出“料”:一是未经揉捻;二是蜡质保留;二是茶梗较多。

老寿眉要煮着更好喝,大多数茶友对比泡的老寿眉和煮出来的寿眉老白茶,都认为煮出来的更加醇厚顺滑。为什么老寿眉煮着更好喝?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未经揉捻

白茶是绿红黄白青黑六类茶中工艺最为简单的茶类,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没有其他茶类都有的揉捻工序。(新工艺白茶加了杀青轻微揉捻)

通过揉捻,可以破坏茶叶细胞壁,揉出的茶汁在冲泡时较容易溶解在茶汤里。经过揉捻的茶叶,茶叶外形都较紧实,成茶叶体积更小。

白茶的制作,没有揉捻。萎凋和干燥只是散去茶青中的水分,茶叶的体积变化不大。一般来说茶叶采摘下来多大,成茶也大致有多大。尤其是寿眉,成茶看起来象一堆晒干的树叶。

一般来说茶叶的易泡度和揉捻度呈正比:揉捻程度越高的茶越容易泡出“料”。

就如武夷大红袍,茶汤出“料”很快。用盖碗冲第一泡时,开水一注入就要马上倒出茶汤,如果浸泡十几秒,茶汤就太浓,泡上半分钟,会浓到发苦。

而寿眉用盖碗泡半分钟以上才会出“料”。

二是蜡质保留

如果有机会看到茶树的叶片,可以观察到茶叶正面富有光泽,这是因为茶叶叶片的表面有层一定厚度的蜡质层,让茶叶叶片看起来油光发亮。

制茶工艺中的揉捻、渥堆和高温烘培,都会严重破坏茶叶表面的这层蜡质层。

上一点说到揉捻会破坏茶叶表面的蜡质层,如果揉捻加上高温烘焙,可以将茶叶表面的蜡质破坏殆尽。

铁观音和大红袍都是青茶,但铁观音保留了一定的蜡质,成茶颜色看起来是墨绿清亮。大红袍由于烘焙温度更高、时间更长,蜡质被完全破坏,成茶看上去乌黑无光。

用同样茶量、水量、水温和同样时间冲泡铁观音和大红袍,大红袍茶汤看上去比铁观音茶汤浓很多。

白茶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且白茶的干燥还是低温干燥,成茶中的蜡质较多保留下来。我们观察寿眉新茶就可以发现,寿叶叶片表面发亮,这就是保留下来的蜡质层反光。

虽然寿眉随着陈放时间增加,茶叶表面蜡质层也会逐步分解,但用盖碗泡同样较难出“料”。寿眉在煮的时候,蜡质层才会被高温破坏。

三是茶梗较多

四种传统白茶中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必须剔除茶梗。贡眉和寿眉中的茶梗不必剔除,但贡眉的茶梗较为细长。寿眉的茶梗不但较多,而且粗大。

茶梗其实是个好东西,茶梗中的茶多糖以及香气物质比叶片更多。所以,有的普洱茶在拼配时还刻意加些茶梗来增加香甜度。寿眉中的茶梗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由于寿眉中的茶梗可以使茶汤变得更甘甜,所以,有的茶友更喜欢白茶中最便宜的寿眉。

不过,茶梗用盖碗或茶壶冲泡,由于水温不够、浸泡时间较短,很难将茶梗中的内容物泡出来。只有通过煮茶才能把茶梗中有益物质煮出来,让茶汤变得更加醇厚。

小结一下

寿眉老白茶煮着更好喝,主要有三个原因需要用煮才能让寿眉出“料”。

一是未经揉捻;

二是蜡质保留;

三是茶梗较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27 老寿眉怎么泡好喝(二)煮着好喝 摘要:茶要泡得好喝,投茶量是一个关键并且个性化的因素。但是同样个性化投茶...
    白茶笔记阅读 5,672评论 0 0
  • 0118 为什么喝白茶(寿眉)? 摘要:一年半来只喝煮出来的老寿眉。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是喝白茶喝健康;二是一起慢慢...
    白茶笔记阅读 5,186评论 3 10
  • 制茶工艺 晾青:时间先短后长,摊青先薄后厚。 杀青:是利用高温处理新鲜的茶叶,使之变软,保持绿色,并失去一部分水分...
    悬剑问茶阅读 4,776评论 0 8
  • 第一次参加招聘会,在华北理工大学。 虽被冻成狗,但是效果还不错。
    心情随笔jing阅读 1,215评论 0 0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了,说说我当年高考前后的事吧。 我是1996年参加的高考,当时在山西省某个三线城市的市一中...
    龙行天下83阅读 3,725评论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