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蔡康永
这几天,我加的几个文友群里突然出现一个非常“高频率”的问题,就是有一些新来的文友会经常会问“感觉写作已经过了高峰期,继续写文章还有没有意义呢?”
当我听到他们这样的问题时候,我都会顺便去点开他们的个人公众号或者简书看看他们以往的写作经历的事情。打开之后,往往出乎预料,有的是还处于0字,有的还是几个月才发一篇这样的情况。
不仅仅是写作,有时候人们做一件事情很容易“心急”。巴不得唱歌一开口就能拿到个《中国新歌声》的冠军,巴不得画一画,佳作价值连城,巴不得做点小生意一转身身家过亿……
有时候,我们在追求回报之前,不凡问问自己,为这件事究竟做出多大的努力?
我的两个高中同学,她们都是毕业后没读大学出来工作。当时她们都立志势必去广州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她们两个关系挺好的,所以一起相约去应聘到广州天河那边地铁口一家奶茶店上班。
她们工资刚开始两千多左右,还不包吃包住,待遇对于独自在外的一个人生活来说确实是比较艰难。
过了半年,眼看生活不如想象自己当初的样子,每天累死累活,回到宿舍又是伸手不见五指的空荡荡房间。其中的一个同学是辞职要回老家,找个人嫁了算了,不想抱任何理想了。
就这样一个同学回老家了,当初约好一起奋斗的两个人就只剩下孤军奋斗了。剩下的那个同学还是认真按时上班,工作热情负责,一年后升为主管,月工资是四千五,还有每个季度的季度奖和年终奖加起来,一年都有七八万了。
工作几年之后,后来,她用自己打工多年的积蓄自己在广州体育西路那边商业街自己租了一个三十平方左右的铺面。利用自己打工的经历,对奶茶饮品和美食小吃的熟悉,自己进货当老板,自己给自己的店打工,平均下来每个月的利润都在两三万左右,这样的收入在广州已经超过许多上班族的收入了。
虽然她没读过大学,也没学过什么商业精英班,但是她能吃苦,善观察,能承受压力,所以她的日子越来越好。
另外一个同学回老家后,她妈妈在村里帮她找了一个对象,不到二十岁时候就嫁人了,现在每天主要是在家带小孩,洗衣服,做饭,买菜,在朋友圈晒晒娃……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日复一日循环中。
生活有时就是这么奇妙,相同的一件事,不同的人来做,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对于写作,确实是一个漫长孤独的过程。如果你不能够静下心认真做某一件事,你会发现任何事情都难。
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轰动文学界,影响深远。在还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面五十几年里,相信他写过的字看过的书绝对超乎我们的想象。总而言之,一夜成名也是需要积累才能蓄势待发。
作家杨绛老师曾经回复过一位学生的留言,说了一句很有意义的话“你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其实这句话放在今天,对于我们所有人也是非常有启发作用。我们往往会想一件事情能不能成功,却很少有人勇敢迈出第一步。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才是最好的时机?我们可以先从下面的一组数据来看看。
俄国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82岁时写了名作《我不能沉默》的小说。
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70岁开始学画,作画1500多幅,曾在世界许多地方办过个人画展。
意大利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基罗88岁时设计了圣玛丽大教堂。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93岁时写了个剧本,名为《牵强附会的寓言》。
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88岁时画了165幅画,平均每天一幅,90岁时还从事雕刻艺术。
美国人阿道夫·朱克,91岁时出任好莱坞勒艺电影厂董事长。
英国温斯顿·丘吉尔在82岁时,写了一部四卷著作,名为《讲英语人民的历史》……
所以你会发现,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在那一个年龄阶段,每一个今天就是努力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