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量变达到了,才会有质变的可能。没有谁可以不努力,不积累,就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
你所误会的轻轻松松就有成绩,只是因为你没看见,成功背后的努力而已。
今天周一,事情比较多,处理完了以后,到道亮单位去拿书,他帮我买了一本完型治疗的书。
我们几个学习心理学的人,聚在一起组了一个读书会,道亮是发起人。
去年一年时间,结合案例,结合自我感受,读完了《格式塔治疗与咨询技术》,受益匪浅。
七月份,大家又一致通过,再读《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和技术》,从今天中午开始,第一次自我介绍,讨论设置。以后每周一中午12:15到13:45固定为读书时间。
组员来自全国各地,有教师,有精神科医生,有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听着大家的自我介绍,我心里是有隐隐的自卑和焦虑的。
大家都这么优秀,走在我前面很远了,我和大家的差距这么大,在一个团队会不会有拖后腿的嫌疑?忍不住会心里嘀咕。
就拿道亮来说,我们是一起学习心理学认识的,共同在一个精神分析动力性成长小组学习很长时间。
他以前在知名大型企业做财务,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辞职走进了心理咨询行业。
他一心想做职业的心理咨询师,甚至想开一家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他所有的行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做准备。到全国各地学习,到心理机构工作,不间断地学习积累,成长非常快。
我当初的学习目的就是个人成长,想通过学习让自己更好的与自己和解,接纳自我,让生命更有质感。能处理好各种关系,比如: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职场关系等等。
我就这样慢腾腾地走着,没间断走了有十年,特别是在自我成长方面,感觉还是收获颇多。
道亮比我走得快,走得远,他在专业机构早已经开始做咨询。参加各种课程,特色工作坊,是个带着思考和觉察一路前行的人。
今天拿完书出来,他问我:“坚持学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不接咨询呢?理论学习很重要,实操也很重要,理论不通过实践运用,不会熟练掌握,不会得心应手,我觉得你有这实力。”
我说:“走着看吧,能有机会帮助别人,这很好,不能就好好做自己,等积累到一定时候,也会水到渠成的。”
我知道道亮是好心,话也非常诚恳。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一个在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中心,做学生心理辅导的朋友告诉我,新学年中心又开始招牌咨询师了,问我有没有意愿去应聘。
我评估了自己现在的时间安排,综合状态,觉得目前没有精力去做这一块。也许一年以后有可能会过去。
虽然是冷静地思考了,也确实分不开精力,可是心里还是有焦虑存在。
又有了一种被大家抛在身后的焦虑,实实在在在心里盘旋不去。
这种感觉最近太熟悉了,在写作班里,也时常出现。
去年4月份,我报了一个网上写作班。
当初想的是,以前自己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写写文章,还曾经得过奖,现在有时间了,学一学新媒体写作,对自己逻辑思维,查找素材,各方面都会有好处,就毅然报了名,开始了磕磕绊绊的写写写的历程。
30天写作班打卡结束了,好多一起学习的同学开始有过稿,不断发在学习群里。
开始还好,觉得自己水平有限,心理虽然羡慕,还是可以平静。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大家上稿在各个平台,数量越来越多,稿费越来越高,再看看自己,不说写出爆文,基本的每天一篇千字文打卡,也写的倍受煎熬。
群里不断还有优秀学员介绍:一个学员,开始写作不到一年,单篇稿费高达2W+,说是为了这篇人物稿,熬夜三晚,修改17遍。
我在惊叹他们成绩的同时,心里的焦虑,会如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有时候是滔天巨浪,有时候是小浪花,来来回回绵延不绝。
冷静下来,我发现,群里很多上稿的小伙伴,有的是编辑,有的是老师,有的是新媒体从业人员,还有的是大学中文系或是新闻系学生。
她们上稿是以前就在上稿,不是因为进了写作班才上的稿,他们的积累,他们的起点,都不是一朝一夕成长起来的。
所有这些优势都是我缺乏的,是我不能比的,没有这样的实力,我怎么能去羡慕别人取得的成绩呢?
有一个小伙伴进了写作班三个月就过稿大平台,可是她说她坚持写日记14年。我有吗?我才刚刚开始动笔。
记得一个教写作的老师说过,没写到30W字,不会有感觉,不写到50W字,不要想着投稿,只管写就好。你只需让自己保持两种状态:读和写。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积累够了,努力够了,结果会自然呈现。每一朵花,开放都需要竭尽全力。
后来又想,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当初就是单纯的为了成长自己,磨练自己,这个目的已经在慢慢实现。
可是为什么会被带偏?会有情绪?会脱离了初衷呢?
说到底,成长需要力量,需要来自内心笃定的力量。
我跟自己说:你只需负责努力就好,坚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最重要,其它的交给天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焦虑,不羡慕,稳下来,静下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时间永远不会辜负努力前行的人,这就够了。
曾国藩也说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