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07的任务中追寻快乐

加入《007不写就出局》不知不觉就走过了346天,“不出局就出彩,写完7年去南极。”再交三期作业就完成进度条的1/7,冰山我“1周岁生日”将是一个值得感恩和激动的日子。

一年365天不长也不短,似乎跨越了某种境界——明显感觉不到写作需要“坚持”这概念,因为在这个过程里我能感受到正反馈、强鼓励、能渐进,既自信又能去自负,而且写作源于生活自由自在的在快乐中成长。

战友们通过作品交流和互相作用,这些简直就是免费的知识盛宴,就像农家乐里的美食,安全、绿色、环保易消化。是社会大系统给予的福利,因为受恩泽而感恩,所以发自内心。

以轮值的方式我担任过两次小组长,本应没有这么快,也并不是我有官瘾;而是有些战友做组长的恐惧症。做组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多看几章文章而已。最大的困扰有二,一是战友并不把“文章+点评”发到小组群里便于组长评选;二是每到交班的时候谁愿意来接班?

为什么会这样?

回忆起自己首次接到组长任务的心理历程不防有三种:

1.害怕暴露自己很平庸,

2.做这个组长没多大意义,

3.时间是最有力的理由,既说服他人同时又能给自己心安理得的解脱。

昨天咱付寸哲班长为了把咱163班做到更好,在微信里寻找有意愿的战友共同努力。就咱163班点评存在的问题可见班长同志颇费心思。

我个人认为只要仍然坚持在007er写作的都是有志之士,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1%,都应该付出那怕再微薄的蚁力。那怕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为班级集体义务做点什么,但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和遵守相关的规则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对他人的劳力付出以及对007写作平台规则的一种尊重。

用礼貌和品德来斥训某个现象,依里依外都是对一个人的情绪化伤害;不免有点极端。话虽说得有点重,但是在007er这个大家庭的基本盘里每位战友所有的付出本质上都是无偿的。如果对他人的贡献无动于衷,有时候总是和气一团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如果真只有和气那么游戏还要规则有意义吗?世界如果总是和平的那还要军队和警察干什么?达利奥在《原则》里说“在痛苦中成长”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担任值日生的战友们为什么要“多余”的付出?为什么文章点评会成为我们这些未来优秀者的“硬着头皮要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真的都是多余没有意义的吗?

时间是我们每个人最有力、最好用也最常用的借口

我的表达能力有点差,所以我能做的只能向战友们推荐一本书,劳拉·万德坎坶的《一流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什么》。

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时间就是资产。

管理你的时间就要像理财一样不容易也不容忽视,作者劳拉·万德坎坶把时间分为三种属性:私有制、半私有制和公有制。私有制的时间神圣不可侵犯,半公半私的时间应力理拒争+诡计,但“君子好财要取这有道”,公有制的时间要懂得毫不犹豫地共享该放就放。没有设置周末和假期属性质时间概念,只有以工作好、生活好和滋养好自己的核心概念。排除一切噪音,有计划、有预谋、有准备、有记录、有思考与打磨,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简约到实用可执行的方案。

时间稀缺和财务稀缺是划等号的,别以为你有了很多钱就是富翁。没有时间自由你可能连一个坐在树阴底下的农村大叔大婶的幸福指数都不如。《百万富翁快车道》对财富的定义为:财富=健康+时间+强大的家庭关系。

财务自由的本质就是花钱买到时间上的自由,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战友朝着时间自由而努力的方向标。

到底是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地规划好时间呢?时间和金钱要同等思考,不想成为时间的奴隶就像笑来老师说的你得“成为时间的朋友”。

在点评中收获滋养自己并追寻乐趣

回到之前的提问,咱们写作、点评做值月生这些任务真的都是多余的,没有意义的吗?

为什么我会说“捡了便宜别卖乖,能为战友们服务的要尽力  尽力再尽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己。

理由1·为自己充电

在007er里,战友们绝大多数都普普通通起步的写作人,我们先是抱着可能能改变自己的怀疑的心态去试着写作,尝到甜头之后可能会欢喜上爱上写作而已。只因为能确定在007这一块土地上允许我们种上一棵树,最后树长成什么样子成不成森林谁也不知道,属于不可控的范畴你想管也管不着。

不得不承认自己只坚持写作一年,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写的可能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说句心里话,除了如果不是看在咱战友的情份上谁愿意去读我那些臭文章?除了咱战友之间有谁还会以这般耐心和包容度去点评?将心比心我是占了那些用了心、有耐心为我点评的战友们的便宜,能不心存感恩吗?

然后,战友之间的水平存在差异。记得网络上一句话“中国那么大,随便随便都能到找一个有比你利害的人和比你差的人。”这就意味着,在我们的战友中都是普通写作人,遇比我差者心生一下“自信”让自己爽一会儿也未尝不可,比我优者却是“去自负”的良剂,从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咱战友之间七年必有感情,七年啊,自己几斤几两不是随便装装就能混弄过关的,如果坦诚待之,你想想不是吗,内心要有多安然就有多安然,这才是心灵上的自由。

似乎我们也不需要忍受“不脸”的痛苦,而且咱战友之间都秉承着的只有积极正向的鼓励,因为七年之后这棵树苗长什么样谁也不清楚,你敢妄下定论吗?你敢藐视每一位战友的小树苗吗?007是一个庞大的取之不尽的充电站,这就是成本再低不过的充电福利站了我们是不是捡了大便宜?

理由2·为自己充值

点评是对战友的作品即时反馈,也是人的本能渴求,是一次“互动-交流-学习-鼓励-陪伴-裹挟”的实践场景。里面包含着不只是阅读写作能力的练习还有建立共情的技巧、批判性思维的打磨、线上交际的互动体验、耐心程度的磨练、视角维度的扩展······

点评中战友的建议让你受益,你的建议让战友受益。忘记了那位得到大学学员谁的一句话:“一个人点燃另一个人”这个世界就明亮起来了。能点燃你就是我的价值,我被你点燃那是你的价值。

每位对我文章用心点评的TA,我都至诚的感恩TA,自然而然的你我之间就互相充了值,互相多次的叠加你为很多人充值,很多人又为你充值了你还有必要质疑自己的价值吗?用心去写好每一篇文章和做好每一次点评就足够了,互相刷刷存在感就是为自己充充电。

理由3·记录渐进的轨迹

当你把“战友对我的点评”“我对战友的点评”以及“我与战友对同一篇文章的点评”收集起来进行对比的时候你会了发现那种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的乐趣。这就是做组长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不必在乎谁的文章有多差或有多好或水平相当,那是个人一条清晰的渐进轨迹记录,每隔一段时间再每隔一段时间当发现你的渐进总会令你暗生惊喜和激动,此刻你要感激战友们更要感激坚持不懈的自己。发现进步是最大的乐趣也是生生不息的动力,多做一点每走一步都不白费。

比如:上期作业中战友玲玲007-12325的文章《正确应用“比较”技巧激励孩子》提到“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个概念也适应于我们成年人。我的收获是“纵向与横向的混合比较”中肯的比较让我们认清自己因此不自欺欺人,即找到自信的同时又能防止自负的两极分化。

再上上期张娟战友007-12366文章推荐了《成为自己》一书,以及综合众多战友分享“成为自己”的同一主题,让我收获“成为自己其实就是不需要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建立一个健全的自我评价机制,首先从内心上先成为给别人颁发奖状的那个人。”

一次夏天战友007-12351在微信与其他战友的交流中说“我的大脑里没有‘生气’这个概念”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通过了两三周的内心对话收获了情绪发生的频率逐渐下降并逐渐形成肌肉记忆,由原来“欺负”老婆的我反过来成为老婆大人的“菜鸟”。

在007不写就出局有太多太多的收获了,无法一一列举。7年的轨迹记录,咱战友们如果连在一起或许能绕地球几周吧。你还需用太多的强词夺理地去证明自己呈能吗?不说要有太大的成就,作为一个父母给你的孩子树立的榜样总能卓卓有余吧。过早地做个“逃兵”我的建议是,最好千万别让你的孩子们知道啊!为人父母身教实在太重要了。

知识有用没有用并不因为战友们的文章水平有多高,真正有用的知识取决于我们自己平时对生活是否有足够的观察和思考,对自己的善待;挂着某个问题总会遇到一篇点亮你的或一句话,或一文章,或一次点评。说得自私点你懒得管别人的文章是差评或是好评或者是不是大伽的文章,对你有用的知识才是最实在的。

感激007给普通人提供渐进发展的土壤

我羡慕那些能进入“得到大学”“湖畔大学”的实力派人士,那是我梦寐以求的圣地。但是扪心自问当下的我够资格吗?怎样才有资格?瞧一瞧咱家的007多宽宏大量的条件:“不限数字、内容、主题;7天1篇文章+相互点评”。不限年龄不论职业不限性别,不问出处不分高低贵贱,只需要你愿意写作,愿意遵守几条小规则而已。作业爱不交就不交,点评爱不点评就不点评,想退出就退出,想归队就归队,大门永远是敞开着的,只是形式上罚点可以接受的小红包而已无需土豪。作为普通小蚁民的我很知足。

同一种物同一层次才有共同语言,大伽们的“山珍海味”有时候反而令我们消化不良,众多战友的作品都源于基层源于生活,从中你能找到原汁原味的“农家菜”,都是源于基层的背景知识,才让我们得予在压力并不大的情况下“够得着地”循序渐进,有块允许我们种树的土地,又有人互相帮忙浇水浇肥,真好。

我笃信007,在一万个甚至会更多的一万个普通人的智慧大熔炉里,我认为不亚于一位大伽,一所名校。

如果用7年2555天20000小时堆积一个东西,突然想到条公式:2万小时×N万×7×7n=奇迹,咱们走着瞧吧······

相对于要见证一个期待中的奇迹诞生,我们只需7天才一篇文章才一个评点而言,如果我们有幸参与其中只有一个感叹“超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