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脑洞开的有点大,不想看书学习,只想放松,早起突然想起来很多年前看过的一个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这节目里的大咖不少,节目请到10位企业家,每期节目完成一个商业任务,节目中的嘉宾也很闪耀,马云、雷军、刘强东、李开复等等。第一期我看到40分钟,感触很多,通过节目思考反思了很多对现在生活有实际借鉴意义的思路和方法。
1、 做生意必须要控制成本,如果改变不了自己的成本,想办法抬高对手的成本。第一期任务是在2小时内看哪队卖出的茶饮多,队长夏华和袁岳在选择场地的时候给我上了一课。夏华其实想选的是人流量大但是需要200瓶成本的soho,而且她料想到对方会选人流量小但是没有成本的新城市广场,但是在首轮选择的时候,她选的是新城市广场,这样就需要再次出价,每队加上自己能承受的瓶数,夏华一瓶没加,袁岳加了100瓶,这样成本之间一下缩小了100瓶。很多年前我看过这期节目,但是完全忘记了这个细节。
2、 制定销售策略很重要,不要让消费者思考或尽量少思考。我认为本场比赛中,袁岳队的张斗立功了,本次任务要求,每瓶茶饮4元,每人一次性购买不超过6瓶,张斗提出,只卖6瓶,这样在打包和找零的方式上可以瞬间优化流程,因为目标很明确,更容易分工。这让我再一次审视分工合作四个字。
3、 在任务开始执行后,最高指挥者不可以一竿子插到底事必躬亲,必须要放权放手,自己只在关键时刻做决定下判断。这期节目有个小插曲,袁岳在现场各种参与每个人负责的板块,甚至现场推翻执行者的计划,让大家很不爽,张斗站出来吐槽这些事情都不爽袁岳应该做的,那个时候的老大应该是关怀各部门是否需要帮助,事不要有遗漏。看到这个插曲,我有点蒙圈,反思一下自己应该做过很多跟袁岳一样的事情,甚是汗颜。
4、 在选择冒险的任务后,更能激发团队成员的斗志。但这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大家的共同目标一致,这个特别重要。在节目中的各位企业家,对赢的渴望真真切切,第一次进货卖光后,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选择第二次的最大进货数,尽管能够看到团队里有压力,但是大家的斗志更足了。在这里我看到了目标感对于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如果只是两个队长想赢,我相信结果肯定不一样的。希望每一个管理者唱的都不是独角戏。
在创业的路上奋斗不容易,能从智者身上学习一些思路换换脑,也是一件乐事。欢迎看过这个节目的你,与我一起讨论,毕竟八卦也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