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之滑动窗口

前言

TCP在OSI七层模型中,属于第四层(传输层),帮我们处理了传输层的细节。包括限流、丢包、网络传输乱序等问题。那TCP到底是如何实现限流的呢?

如果你需要复习一下基础知识,请戳这里《TCP/IP基础十分钟入门》 ,博主比较懒,下周补上

接收端缓冲区被塞满

如果sender发送速度快,reciever处理速度慢。会发生什么事?

过一段时间,reciever的缓冲区被打满。

  • 当reciever缓冲区被打满后,通过ack(win=0)告诉sender不要给我发送数据了,我处理不了了。

  • sender就会停止发送数据。

  • 过一会,reciever处理数据后,缓冲区有了空闲空间。

  • 通过ack声明自己的窗口大小

  • sender继续发送数据

滑动窗口出场

浅谈TCP协议-blog-small.gif

通过动画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窗口向右滑动,所以叫做滑动窗口。

分解动作

滑动前

图一.001.jpeg

图示都包含哪些信息呢?我们分解来看。

  • 接收端的窗口大小为6

  • 窗口外,左侧为已经发送且已经收到ack,这部分数据可以丢弃了。

  • 12-14为已经发送,但未收到ack。(不能丢弃,有可能需要重发)

  • 15-17为未发送数据,由于未确认数据小于6,所以可以很快发送

  • 窗口外,右侧为未发送数据,但由于窗口已满,不能发送

滑动后

浅谈TCP协议-blog.001.jpeg
  • sender收到ack=12的确认包

  • 窗口向右滑动

  • 窗口内的数据改为13-18

总结

以上就是TCP/IP中的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也是服务限流的一种算法。

其他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如果首先收到ack=13的确认包,滑动窗口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直接上图吧!

13.gif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