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1 简书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尝试每天研究一款App,寻找美好的产品,学习美好的体验。

因为选择了简书作为发布平台,所以直接第一滴血就是你了。


名字:简书
版本:V2.10.0
平台:iOS
首次打开简书App的欢迎图

好在哪里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App真正让人觉得好的地方其实也就1、2个功能点,因为要做到十全十美真的很难,而且,实际上只要有一个功能较好地解决了用户的痛点,用户就会对整个产品留下不错的印象,可能对一些非核心的功能就不会以苛刻的眼光去看待,甚至只要做到普通的水准,用户就会觉得很不错。这里不是说不重要的功能就不必追求美好的体验,而是要认准自己产品的核心功能,必须优先花力气重点打造好,所谓单点突破。

听说,简书的前身就是一个电脑上用的Markdown工具,一脉相承下来,从电脑上的简书(网站)到手机上简书(App),简单好用的文本编辑的功能应该一直都是它的特色所在。

简书的文本编辑功能1


简书的文本编辑功能2

如上面两个图,简书全部的文本编辑功能基本就包含在两个按钮上,十分简洁。从功能的实现上来看,这也许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对于功能的取舍,才是真正考验功力的地方。

点评几句

1.首页是发现,分为文章和专题,由系统(或者编辑)每天为你推荐一些内容,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可能不少内容类产品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我却对这种大杂烩的首页越来越没有兴趣。以“发现”作为一个顶级Tab的名字是微信发明的,现在已经“滥用成灾”,虽然“发现”这个名字的确很巧妙,很有想象空间,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这是题外话了。简书里用“发现”这个名字倒是还算正常,我主要的异议在于直接以发现作为首页。既然有关注功能(可以关注人和主题),为何不能以关注作为首页,我既然关注了一个人或一个主题,我每次打开App时自然是想知道他新发布的内容,就像微博那样,只有那样才是最高效最顺手的做法。就算没有关注功能,我也不是特别喜欢这种像是上个时代(门户网站式)的内容推荐方法,感觉很被动,哪怕你推荐的内容再精彩,你怎么知道我喜不喜欢看呢?针对这个问题,现在比较流行的方法是“智能推荐”,有些App是注册时就必须选几个兴趣分类来表明“爱兴趣好”,例如蘑菇街、美丽说什么的,也有一些是按照历史浏览记录来匹配推荐“同类”的内容,例如今日头条。尽管大杂烩的内容展示方式可能还是有很多大的市场,但是作为App首页,我是不认可的。从趋势上看,在信息爆炸日益严重的背景下,App首页更应该追求的是直达感兴趣的内容,更智能化,更精准,更高效,归纳起来就是:用最快的时间找到我最想看的内容。

大杂烩的首页


是否可以用关注做首页

2.上面第1点一不小心写多了,但还是忍不住再吐槽一下“简友圈”,又是一个中了微信的毒的起名方法,这里不啰嗦,但我建议很简单,它还是应该叫“消息”就好。

简友圈就是“消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