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首档互联网TEAM节目《@所有人》,在腾讯视频网上迅速的热播串红,点击率超过了674.7万次。通过互联网这个全新的方式来讨论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受到了许多父母的喜爱,也让众人焦虑和恐惧自己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发展问题。节目的热播背后好多的父母亲开始深思和讨论自己对于孩子未来的各方面成长到底应该怎么办?
我本人不是搞教育工作的,更不是教育管理者,所以我不太懂中国教育里的应试教育到底有多少优点和弊端。我只知道在中国现代的教育里,一直是考试分数越高就代表着越成功。
考100分成为了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不懈追求,但是作为父母们却从未认真的考虑过当梦碎后,孩子们又该何去何从。
于是,我们给他报了许多的补习班,学音乐,学画画,学数学,学语文等等,我们渴望把自己从小没有的在孩子的身上一定都要有,别人家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有。
相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教育,完全是以课堂和自学为主,我们那个年代很少有私立学校,更加谈不上什么补习班。资源也是比较缺乏的,不像现在这样多样化。父母也是有心无力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今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能像自己一样吃了没文化的亏。
我和那些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大多一起上树掏鸟蛋,一起下河捉鱼,捉螃蟹。上学路上一起补作业,放学路上一起下河游泳。一起玩一起闹,童年回忆里大多是无拘无束,有时候也会因为学习不好被一顿胖揍,但是揍了也就揍了,第二天起床又是一条好汉。
我有一个同事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在大城市里有着一份月薪上万的好工作,孩子今年3岁,作为一个母亲,从十月怀胎,到孩子呱呱落地,见证了一个生命的从无到有,再到来到这个世界上,看着他一天天的长大,从哇哇学语到叫第一声爸爸妈妈。孩子无疑是她生命里最重要也是最柔软的一部分,她渴望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予,给他最好的生活条件,最好的学习教育,渴望他能够顺利的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的目标,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扫清前方的一切障碍,给予最大的帮助,减轻他的一切负担,让他今后能够轻装上路,从容不迫。
于是,她开始有了恐惧,焦虑,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自己这么拼命工作,早出晚归,忙忙碌碌,无疑想要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于是乎她到处打听哪里有好的教育资源,托人找关系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儿园,别家的孩子上了音乐班她也主动给孩子报了名。孩子不喜欢天天哭天天闹,到后来一看到妈妈就不说话,一直躲着她。什么时候我们打着“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这个伟大的观点俯视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我不得不感叹,中国式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走了一个极端,对于孩子的一切多数是给予主义。一种是你要什么我就尽量给你满足什么,你只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星星,要月亮我也会去摘给你。一种是则是强迫性把所有的东西强加给你,自己没有的你一定要有,别人有的你也一定要有。
所以说父母的无私却成了自私,孩子考了高分我们就会很高兴,开心,孩子考的不好了我们就会特别的失落,愤怒。孩子们把考试当做骄傲的资本,只要学习好大家都会喜欢自己,如果学习不好大家就会讨厌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竟然把学习的好坏当做评定一个人的好坏了?更可怕的是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这一个潜规则。
在我看来孩子的成长在小的时候是最为重要的,在他们年幼的心灵里其实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需要等着向我们需求答案,然而我们却并没有时间来陪伴他们一起成长,或者是缺少足够多的耐心,我们最为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了。于是他们渴望快快长大,因为长大以后就会知道了,这是爸爸妈妈告诉自己的。
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无疑是孩子成长的最好温室,父母天天打牌玩游戏,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学习读书,家庭里天天吵架和冷暴力,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知书达理。你想一想这是多么过分多么可笑的要求。
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这都是需要从小陪塑的,与其说等他的价值观偏移了再去纠正,为什么不就现在开始呢?与其说到时候适得其反,追悔莫及,倒不如现在就做好行为引导,长期培养。
其实,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更多的是自我的修炼和成长,因为其实孩子也是同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孩子,是我们生命里的延续,是每一个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掌中宝。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他们引导好,教育好,让他们能够在未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看着你一天天的长大就是对我最大的欣慰,终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你将是我最大的骄傲和自豪。
因此,孩子,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