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峰老师最近出了本新书,叫《山上有神》,上周六来先锋书店宣传。想到王老师的博客让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当天我也没什么事,就去凑了凑热闹。
说来惭愧,第一次听说王小峰的大名还是在知乎这个网站上。带三个表,如此怪诞的名字很让人好奇他都回答过哪些问题。正经回答的时候,长篇大论且有理有据,相当专业;抖机灵的时候,答案都显得不太友善,有点呛人的感觉,不过细心琢磨一下还挺有道理。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三表哥”是博客时代的风云人物,博客更新的速度和现在人民日报的官微有一拼。于是我几乎把他的博客翻了个遍,感兴趣的都读了读。他写的乐评很有名气,也给我这个乐盲上了一大课。
读者提问的环节,我本想问一下他对知乎的看法(因为小说还没读),没等我举手就有人问了同样的问题。他说了三点:一是最近跑新书的宣传,几乎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人问到相关的问题;二是他是被网站创始团队中的熟人拉来回答问题的;三是曾带过一个实习生记者,实习生问他作为一个记者该如何提问,他答道:你去知乎注册一个账号,当你提问的时候成功避免网站里所有的提问方式的时候,你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记者。引得台下一阵笑声。
用知乎有一段时间了。起初大概是想尝鲜,把各个网络平台都体验一下,看看哪个更好玩。后来的确发现了网站上有很多牛人,可以用来开阔视野,比水微博强些。知乎一度也是一个小众的网站,不过从王小峰说的第一点来看,它是越发流行了。说来也巧,我去年在上面回答了一个问题,也是我贡献的仅有的几个答案之一。大概是问哪个娱乐男主持人更加优秀,我看到了就随便答了几句,说何炅很好,像水一样面面俱到,可以自然地融入各个场景并发挥自如,还贴了几个视频。没想到的是这个答案有不少人赞同,成了我赞同数目最多的一个回答。前几天翻看的时候,系统提示新增了一条评论。评论内容是:层主的回答看得很少,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就瞎比划的回答风格实在不对我的口味。虽说我回答的时候确实挺随意的,但看了评论后还是感觉被冒犯了。点开评论者的头像看下详细信息,学校是清华大学,专业,巧了,软件工程。被清华的同专业的嘲笑了,还是在这么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上,我心绪难平,甚至想回复一句反击的话。但极度的克制让我反省问题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回答是不是太过唐突,顺便想了下知乎存在的意义。
不可否认,我在知乎上大开眼界,知道了张佳玮、王小峰等大V,见识了不少新东西。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我发现一个尴尬的局面。对于简单的问题,几乎是不要人来回答的,更没必要花时间翻看别人的答案;对于复杂的问题,回答者即使费尽全力码上再多的字,也很难把复杂的问题系统地解释清楚(找相关的书来看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退一步讲,即使问题讲明白了,回答者的答案也多是基于自己的学识和阅历再加工后的结果,是标准答案,而我们更需要的其实是找到答案的途径。别人口中嚼过的馍,食之何味?这使得我怀疑知乎的内容和热门微博、明星贴吧里的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拿来打发闲散时间的。甚至于互联网上传播的所有信息和知识,都有这种碎片化、易失性强的特点,阅后即忘,雁过不留痕,只适合人们忙完正事后来插科打诨、消遣逗趣。有不少人建议知乎推行准入制度,应该就是出于提高内容质量的考虑。
我觉得知乎更适合作为一个内容的提供者存在。在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跳出了知乎上和某个关键字相关的问题,进去了解一下,才是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像使用社交网络一样整天刷来刷去,是在没那个必要。它就像一本工具书,不需要每天翻看,在你真正需要的时候,它又能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
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灵感只能作锦上之花,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否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你今天读了10个问题下面100个很有见地的答案,你给其中的50个点了赞同,30个点了感谢,对最精彩的一个熟记于心,但“知乎?”这个问题真的就有答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