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到的是华北地区最长的古代石桥、也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拱桥,十一孔连拱桥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从而得名“卢沟桥”。
卢沟桥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沟桥有桥墩10个,桥孔11个,全长266.5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早在700多年前的元代,被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写入游记,书中描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由于桥上的狮子雕刻于不同时期,所以每个石狮子都不一样,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具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金元时期的石狮身躯比较瘦长,狮子头比例特别大,显得脑袋大,面部较窄,嘴巴上翘,下巴不丰满,嘴部微微张开,但总体上雕刻的狮嘴中间不掏空,类似一种假的张开。腿也特别短,前腿上还有些鳞状的盔甲纹。头上卷毛不甚高凸,全神贯注,颈部系带飘逸。头前挂一个小铃。这些都是金元时期狮子的特征。
明代的石狮身躯稍微粗短,或足踏绣球,或足踏小狮,或身上有小狮。狮子嘴部张开,舌头向上舔着,嘴方且大,中间是空的。
清代的石狮突胸张嘴,雕刻细腻,身上间有小狮,颈下有一宽大的系带,卷毛非常微凸。雕刻的纹路比较深,神情的表现主要在脸部,眼睛拉长,眯缝着眼。这时候的狮子应该说不像以前那么凶猛。雕工精细,身上的花纹包括铃铛上的花纹都刻得相当细。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石狮外表甚新,雕刻比较粗陋,狮子后头卷发变大了,以前都是九圈十圈,现在就一圈两圈。狮嘴、鼻子、眼睛不刻那么深了,明显很随意的,没有什么比例。所用石质颜色不同。这些雕刻上的变化,反映出这个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处于动荡和萧条之中。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历经金、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各个时期的修补,融汇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成为一座自金代以来历朝石雕艺术的博物馆。
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呢?
这是由于石狮子数量统计于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新增;有时统计方式有差异,不能仅按桥柱来计算狮子数量,有的柱上是大狮子带着多只小狮子,在桥头的华表上还有狮子,另外年代久远,有耗损等,官方的给的数据是501只。
这个是乾隆帝亲笔题写的“卢沟晓月”汉白玉碑,古时,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明月倒映水中,更显明媚皎洁,所以“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也是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卢沟桥最著名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由于卢沟桥是京南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1937年7月7日,日本从这里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卢沟桥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英雄之桥。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请大家关注我,本图文为“千禧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