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的天牛幼虫——法布尔之《昆虫记》

天牛

想找一个天牛幼虫的图片太难了,我们还是直接看法布尔对幼虫形状的描述吧。

天牛的幼虫非常奇特,它们就像一段蠕动着的小肠。每年仲秋时节,我都能看到两种年龄段的天牛幼虫:年长些的幼虫有一根手指头那么粗;年幼些的幼虫则粗如粉笔。此外,我也见到过颜色深浅各不相同的天牛蛹,以及一些完全成形的天牛。它们的腹部都是鼓鼓的。

天牛的幼虫生活在哪里?它们生活在多汁的树干里,是毁坏橡树的罪魁祸首。它们在树干里大约要生活三年的时间。这漫长的、孤独的、如同囚徒一般的生活,它们是如何度过的呢?它们缓慢地在粗壮的橡树干内爬行,不停地挖掘着通道,以挖出来的木屑充饥。木屑经幼虫消化之后再被排泄出来,就堆积在它们的身后。幼虫刚刚钻入橡树干时,身体只有一根麦秸那样粗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身体已经如同一根手指头般粗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牛幼虫变成成虫之后,是不可能再利用原先挖好的通道钻出树干的,因为通道里堆满了排泄物,而且太细了。而且,法布尔经过反复观察,发现天牛成虫实在是徒有其表,外强中干,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离开橡树干这座“监牢”。那么,天牛成虫是怎么钻出橡树树干表面的呢?

别急,天牛幼虫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正如法布尔所说:“劈开逃生门,还得仰仗貌不惊人的肠子状的天牛幼虫的智慧。”

天牛幼虫一直在橡树干内挖呀挖,也许是受到某种预感的驱动,它一直将通道挖到了橡树的表层,只留下薄薄的一层阻隔作为窗帘,遮挡自己的身体。但是也有一些幼虫连这块窗帘都不要,直接给成虫留出了一个通往外界的洞口,似乎完全不顾及自己正受着外面的天敌的威胁。

挖好了逃生通道,幼虫的任务还没有结束。从幼虫到成虫,它还需要变成一个蛹,还需要给自己建造一个蛹室。蛹室往往建在离出口不远处,内部陈设豪华,壁垒森严。

蛹室为一扁椭圆形的宽敞的窝,长近百毫米,扁椭圆结构的两条中轴长度不同,横向轴长二十五到三十毫米,纵向轴则只有十五毫米。这么大的空间,比成虫的体积要大,使成虫的足部可以自由伸展。打破壁垒逃出牢笼的时刻到来时,这样的蛹室是不会让天牛成虫感到任何不便的。

为什么说蛹室壁垒森严呢?因为为了防止外敌入侵,天牛幼虫给蛹室的封顶进行了两层或者三层加固。外层是木屑,里面一层是一个矿物质的白色封盖(这矿物质是天牛幼虫胃部分泌出来,然后一口一口筑成的,坚硬而易于破碎),再往里还有一层木屑壁垒。在这样严密的防护之下,它继续为变成蛹做着准备工作。它从蛹室的墙壁上挫下一条条木屑,再把它们贴到四周的墙壁上去,厚度将近一毫米,如同一块厚厚的精细的双面绒挂毯。——到此,天牛幼虫终于可以放心地变成蛹了。

还有一件事是幼虫要操心的,那就是襁褓状态的天牛蛹的头的朝向。这看似无关紧要,实际是至关重要的。天牛蛹的头必须冲着门(封顶)的方向。这是为什么呢?

从蛹中出来的天牛成虫没有随心所欲地翻来倒去的自由,它浑身披挂着坚硬的角质盔甲,无法在小房间内将身体从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甚至因房间太狭小,连弯曲一下身子都办不到。所以,它的头必须始终冲着出口,否则便只能在自己所建造的蛹室里等死。

不过,不用担心会有这样的意外,天牛幼虫早已未雨绸缪,做好了成虫出洞的完全准备。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天牛成虫面前并没有太多的障碍,它先清理封顶的木屑,然后不需要太大力气就打碎矿物质封盖,最后再清理外层的木屑,就进入了通道。它顺利地爬到出口,轻轻一口咬开“窗帘”,便走出了黑暗,见到了光明。它长长的触须激动得不停地颤抖着,向春天宣告着自己的到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昆虫记》名著阅读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
    阳光菲飞阅读 4,163评论 0 25
  • 读了《昆虫记》—天牛,这一章节,这一章节的主人公是天牛的幼虫,而不是我们熟知的成虫,天牛幼虫在橡胶树干内爬行,他们...
    墨染_ab4d阅读 3,163评论 0 0
  • ​卵乳白色,米粒状;幼虫乳白色,近老熟时略带黄色,体长50毫米左右,前胸背板扁平方形 ​。 天牛成虫 樱桃天牛幼虫...
    大连樱桃哥阅读 1,445评论 0 0
  • “加油,加油,加油啊……”几个孩子围着一个水缸,手拍打着水缸兴奋的叫着。 水缸里有三只天牛,各自站在一块小泡沫上,...
    螺丹阅读 5,314评论 70 94
  • 谁能想到 杨柳天牛 一只昆虫 竟然是个吝啬鬼?! 没读昆虫记前 我觉得杨柳天牛光听名字就一定是一个特别霸气 ...
    初二黄莉阅读 1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