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奶奶情感很深厚,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奶奶对我的欢喜是要多几分的。家中小孩还处在天性爱打闹的生长期,每每这个时候,我成为范本儿,奶奶会带点无奈的说“房子都能抬起来,你姐姐跟你们一样大的时候,都是乖巧的跟着我,会帮我干点活儿”。又有和邻居小孩闹着哭了,奶奶便来“心都要操碎,你姐姐那个时候呀,从来不去外面吵闹,比你们懂事好多”。
我在旁边听着,有些淡淡的好笑,而后又怅然,陪伴时间越来越少,说起我,奶奶都用上了回忆。上学那会,有两个假期能呆在家里,多数的时间都和奶奶一起度过的。奶奶是个停不下来的人,总要在家中忙活着,我就跟在旁边从她手中接过点家务事儿。一边也陪着唠唠家常话,奶奶有说不完的人和事,都是围绕着家里人,从这个说到那个,又绕回来,大大小小的事都担着心。
大部分时间,我都是静静地听着,并不觉得啰嗦,只觉得靠近了热源,温暖无比。偶尔接几句话,捡些宽心的说,最多的就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您老人家就少操点心,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比什么都好,现在这一家子都好着呢”。这些话就像是在挠痒痒,哄着她老人家开心开心,实际上收效甚微,奶奶还是什么心都操着。记得有一次,从学校打电话给她,听她在那头说着“家里的人你不用挂着,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奶奶这一辈子,最挂念的就是人”。这句话,现在时常会想起来,遇到委屈和难处的时候,便觉得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坚强面对。
两年前开始工作后,回家次数和时间都减少,真的是聚少离多了,奶奶挂念的线也拉得很长。回家变得很有仪式感,每次临近的时间通电话,总要反复问着,哪天回去,几点的车,这次问过了,后面几次还要再三确认几遍。
“等你们回来了,就把那只长得好一点的鸡杀了,那只鸡养了刚好一年,你们回来是最好吃的时候。”
“你喜欢吃糯米粑蒸鸡的,粑我都做好了,只等你们回来”这个是奶奶的拿手菜,用料很讲究,从糯米粉的粗细,到粑的水分含量、厚度、大小、油煎程度都影响菜的口感,鸡一定是家养的走地鸡。家里的亲戚都喜欢吃奶奶的这道菜,又拿捏不好粑的制作,总托奶奶给专门准备好糯米粑,拿了回去做,我还向奶奶学过几次,以前在家我爱和奶奶一起处理这些事,没传承到精髓,可能缺乏一双常年在柴米油盐里打交道的手。工序太长,我们总劝着,不要这么麻烦,到家了什么都好的。
等到拖着行李,走在家门前那条路上,奶奶就在家门口等着了。接过一些行李往屋里走去。当然重的东西是不让她拿的。
“我是在望着的,这会你们就回来了。”
拿着行李进了房间,床铺已经打理好的,里里外外都是干净的,床单被套刚洗好,被子前面大太阳天晒过。我对家的感知,在奶奶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里变得越来越深刻。
上桌开饭的时候,那道糯米粑蒸鸡就摆在那里了。
在家的日子,奶奶就围着回家的人转,像是在外受了多大的苦一样。
“外面的日子,哪比得上家里,舒服营养,再多吃点。”
今年春节,走的那天,奶奶送我到家门口。
“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家里不用你挂着的,我也不用挂,奶奶现在什么都能干。”
我说“天气冻人,您快回屋去吧,我们在外面的也不用挂,挺好。”
走了10米,回头,她在那望着;20米,她在那望着;100米,她在那望着。再走,拐了个弯,已经在300米开外的地方,回过头,奶奶还在那望着,于是跨大了步子,再不回头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屋了去。
前几天,与人谈对家的构想,家要健康、和谐、温馨,能给予归属感和安全感。还没到家门口,只要靠近,便能安心,便再不怕有什么风雨。
家是有人盼着你归来,有人目送你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