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名著使人在功利浮躁的世界对唯美和纯粹抱有一份坚持,对人性的弱点能够宽容,英国文学的自然之美更加能洗涤人的灵魂,比如哈代,比如劳伦斯,华兹华斯,还有王尔德的童话……
中国当代作家有不少写的好的,我也有很多喜欢的中国当代作家,在这个寒假里我再一次地跟随余秋雨的脚步走进了文化苦旅这本书。
《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便是《道士塔》。它将作者对王圆箓道士出卖东方明珠的敦煌莫高窟国宝的悲愤展现得淋漓尽致。道教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甚至道脉不断,繁衍成为中国的国教。而如今,为了一己之私,王道士将中国的国宝文献贩卖给外国,不禁让余秋雨在文中直呼:“我好恨!”开篇就直接点明“文化苦旅”,让人心头不为之一紧,历史的兴衰,文明的寥落,苍凉深邃之感跃然纸上。再者,正如我们政治学习中的文化生活中所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见证,王道士却用难以想象的不等价交换“送”给了外国,或许王道士只是这么多见证中华文化衰微的一个缩影,但作为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传统文化的衰落,让人不禁更觉苍凉。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
总之,如果想在真正意义上完善自我,一定要读名著,它们令人善良,令人纯粹,令人正直,令人深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经过历史沉淀,被世代传颂,它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它的故事或者表层的信息,对人们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也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