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讲究“奉献”,埋头苦干、不求回报、做好事不留名才叫伟大,在这种教育熏陶下,我一直奉行隐姓埋名、不求回报的生活理念,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错,但这些年的实际生活体验,我隐约觉得自己活成了一个透明人,毫无存在感,除了自己,似乎没人知道我在做什么、我喜欢什么、我热爱什么,甚至最亲近的人也不懂我,这让我深深的自我怀疑:我是不是活错了?
朋友圈蝴蝶效应
我本是一个不太爱发朋友圈的人,因为我觉得朋友圈的几类人都似乎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我在做什么,朋友圈里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父母亲戚:这类普遍有代沟,可能并不太理解你在做什么,很可能引起误解,让他们担心,你不得不解释,解释不明白......(无限循环),谈不上对错,但是真的很耗费精力。
2、工作关系:职场中的人形形色色,不同价值观的很容易对你产生偏见,而这种偏见很可能带到未来的工作中来,对你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是我不想看到的,我还不如当一个路人。
3、弱关系:可能是见过一面的客户,可能是某个饭局上的朋友的朋友,可能参加活动认识的某某,总之你的朋友圈一定有这类一改名字你就想不起来是谁的人。对这些人,我也不希望他知道我太多,他其实也没那么关心我。
4、同学:同学其实是一种强关系逐渐变为弱关系的类型,你们可能还互相关心,但其实已身隔千里,关心也就仅此而已,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变成什么样真的不好说,连自己都变了,何况远在千里的他,这些年被同学诈骗的案例也很多,所以,同学又如何?摘掉同学二字,什么都不是。
所以朋友圈里真正在意你的人寥寥无几,而在意你又理解你的人就更加稀少,所以我一直不晓得朋友圈到底是发给谁看呢?
其实潜意识是想发给那个同频的他,好让自己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孤单一个人在做着别人眼里傻逼一样的事情。
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最近,因为一个偶然因素,在朋友圈比较活跃(其实只是释放了真实的自己),而之后引发的蝴蝶效应,又反作用在我自身身上,让我感觉又惊又喜。
朋友圈的一些回复,毫无意外,有肯定支持的,也有不理解的。但我心态变了,肯定支持的给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不理解的我要做出点样子给他们看看,所以无论是正能量、负能量,都会化作我的燃料,推动我继续前进。
有人说,生活要学会过滤杂音,我并不认同,在生活这个大杂烩中,我不是让自己听不到那些杂音,而是即使听到杂音之后,还能坚持自我,让那些杂音化作前进的动力,坚定的走下去。
而正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嘈杂了,谦卑委婉的活只会让你彻底销声匿迹,太多东西消费着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如果你不主动去绚烂绽放,可能就永远没人知道你的存在。
酒香不怕巷子深,而现在可能真怕巷子太深。
其实你并没有那么多观众
发了朋友圈之后,我发现其实关心你的会更加关心你,不关心你的可能压根不会理你。
1、父母,知道你在做什么,不管他们是否理解你,从你的状态里他们会知道你是真心热爱,还是仅仅玩玩而已;
2、职场:同频的同事会认可你,给你鼓励,不同频的屏蔽掉就好了;
3、弱关系:随缘。这些弱关系中很可能有跟你有同样爱好,但也跟过去的你一样不好意思发朋友圈的人,这时候你主动发朋友圈,等于向那个他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也是**爱好者哦。这种信息传递很可能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也可能是转化为未来的职业机会;
4、同学:同学之间基于过去的信任,如果有职业机会,可能比陌生人更容易沟通,尤其是过去关系比较好的发小、铁瓷。
小心掉入自嗨的陷阱
所以,我会继续积极发朋友圈,但同时也会认真对待每一条朋友圈。
其实朋友圈就是一个媒体流,大量的内容在生成,大量的观众在浏览,比作过去的电视机,朋友圈的内容就好比电视节目,而谁做的好,用了心,可能会留住更多的观众,提高“收视率”,而在未来时间本身就是价值,想想央视广告多少钱1秒?
我们很容易把朋友圈当作抒发心情的场所,自嗨的发一些当下的心情以寻求认同是特别正常的事,就如同胡同里大妈之间的八卦,聊起来特别有趣,可哪个电视台会用这些内容争取收视率呢?
如果你的朋友圈的内容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生活琐事、负能量的抱怨或者仅仅是一些冷漠的工作广告,作为观众的我会选择性忽略甚至屏蔽。
看精心制作的“朋友圈”是一种享受,谁会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