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正坐在工位上劈里啪啦敲击键盘,忙着回复项目群里客户的问题。
“噔噔,噔,噔噔噔...”微信铃声突然响起。从桌上拿起手机一看,久不联系的表弟阿飞。
在办公室讲私人电话,显得我工作不饱和,还影响其他同事工作。我从工位上起身,快步往办公室外边边走。我边走边端着手机看,接不接那?久不联系的亲戚,突然打电话,这是有啥事?
脑袋里快速回想。上次他主动跟我电话,还是2020年上半年。疫情刚开始,我被隔离在北京租住的小区里,已居家办公两周多了。一天下午,我在屋里呆的憋闷的时候,他给我来了电话。当时,他打算花八十万,在一个邯郸新盖的商贸城买个单间商铺。自己凑了五六十万,还差点钱。打电话的意思是,想跟我借点钱。
他是我亲姑家的表弟,每年去给我姑拜年时,不免相见。倘若不借,下次拜年见面,不免尴尬。
上大学那会,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是由外地坐火车回邯郸,再由邯郸坐大巴车回村儿。十几年前的火车,再碰上学生放假潮,几乎就没正点过。有好几次,火车到邯郸时比预计晚了两三个小时。晚上八点多一下火车,两眼一抹黑,市里回村的末班公交车早不见了。找个便宜的小旅馆住吧?一是,到了学期末,兜里剩的钱不多。二是,担心在火车站旁边住那些不规范的小旅馆,随身的财物可能被盗或被抢。 依着老爸的建议,我在火车站广场上提前给我姑打了个电话,然后到她家去投宿。
当时,我姑家还租住在轻纺城后边的老旧小区。一家8口人,挤在六十来平的两室一厅。一个卫生间没有任何采光,阴暗潮湿。每次投宿,晚上我都是跟表弟在客厅临时搭个床铺,凑合一宿。
鉴于这样亲近的关系,还有曾经的帮助,在跟媳妇商量后,当天下午给表弟转了3万块。转弯之后,根本没在意他说的:“到年底还哈。”
到了那年的农历年底。未经催促,他打电话主动跟我要银行卡号,把钱还上了。
自此,我对他的印象一直挺不错。之前,有两三个亲戚从我这借过钱,有的借完说:“转过年还哈。”说的信誓旦旦,可年都转了两三次了,也还没还。不知道是不是钱迷路了?有的亲戚借了,根本就不言语大概什么时候还钱。就这么一直借着。
脑袋里电光火石间想了那么多,我也走到了办公室外边,点击绿色的接听键:“在北京类?你在北京呆的多,想问下你二锅头哪个牌子比较好喝?...”
吓死我了,还以为又要借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