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作家、历史学家张纯如,她在如流星一般绚烂的一生中写下了历史纪实著作《南京大屠杀》,引起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对于这段惊天暴行的关注,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沉痛历史的记忆。
她说:“人其实是死两次的,一次是肉体的死亡,一次是从他人记忆中消失,那才是真正的死亡。消失的故事总是令我哭泣。”
她说:“我现在所承受的这些与大屠杀中那些遇难者的遭遇完全无法比拟 ,作为一个作家,我要将那些遇难者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替那些喑哑无言者呼号 。”
有很多人认为纯如女士的去世,是因为《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可是根据时间记载,纯如女士的去世前是在她筹备关于美国二战的书籍中整日脱发、失眠以至于患有抑郁症,距离《南京大屠杀》那本书中有六年之久。
其实在知道纯如女士吞枪自杀的时候,我想知道了解她的人,心里一定很难受。她是位出色的作家,也是位优秀的女性。
她的座右铭是,“The power of one。”她凭借自己的力量,将这本巨作公诸于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关注那些暴行,那些耻辱。
正义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在最初写完《钱学森传》时,她想写跟《飘》一样的西方爱情故事,那是她最喜欢的一本小说。但她的母亲建议她可以写一些关于中国历史的话题,比如:南京大屠杀。起初,纯如并没有在意,后来在去参加一个活动中,看到那些丑陋,惨绝人寰的图片时,她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发现只有寥寥几句,所以才下定决心要写出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事实证明,她做到了,她就是中国的巾帼英雄。
她有两次来到大陆,一次是筹备《钱学森传》,另外一次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写作中。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三大视角、十个章节来讲述。第一部分是书的一到五章,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前因以及惨剧的发生。第二部分是六到十章,讲述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以及惨剧发生后的不能遗忘。三个视角:一是日本人的视角,二是中国人的视角,三是一群不肯抛弃南京的西方人的视角,他们创立了安全区,最终拯救了近30万名中国人。
那本书我看了四次,不算电子版。我能感受到纯如当时想要为那些受到伤害的百姓正名,想要为她讨一个公道,但是她还是低估了自己内心的脆弱。
她的母亲张盈盈说道:“有的人的一生就是为别人度过的。” 为正义,你为无言者请命,为历史见证,为人道,你付出自己的生命。当我们每一个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纯如也和那些她笔下的历史一样,被我们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