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但是上大学之后闲暇时间变多,喜欢上了读书,大学期间在自己看来阅读了最起码比周围很多同学多的多的书籍,报考经济、历史,心理,个人成长、经典文学,社会科学,生物学......等等种类繁多,数量不少,报考现在也一样月一项必要支出,一定是买书的支出,也阅读了很多,但工作之后觉得,读书好像对实际生活并什么改变,,虽然思想上有了些改变,但实际生活该怎样还是怎样,很长一段时间怀疑读书的价值,有段时间甚至强迫自己不要去读书,但是心里又知道读书肯定不会错的,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通过最近一两个月的收获才发现是自己出了问题!
只字不差的反复的阅读!这是笑来老师反复强调的原则。这个看似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够持续的做到罢,受那些有毒的只言片语的影响,我在过去经常会追求所谓的阅读量,在追求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去提高阅读速度,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或是拍案叫绝的地方也从来不会去专门做笔记。也不会去反复阅读,只知道这本书里有个地方的描述真的是好,读完之后只给自己留下了这么个感觉,翻过就过去了,所以导致大学四年好像读的书还不算少,但好像自己又没有什么收获,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遣词造句,引经据典能力基本没有,想要写文章的时候只知道自己好像在哪儿读过类似的这个观点或者这个故事,但让自己再完整的把这个观点或者这个故事大概叙述出来,发现自己是完全做不到的,读完还是扔给书本,读完自己往往心里还自鸣得意,这种方式和那些完全没读过的人好像是有些差别,但差别又有多大呢?现在看来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遇到好书,拿出时间只字不差反复的朗读完,这种方式应该是最好,如果可以最好自己重新在电脑中敲一遍或抄写一遍,朗读和再次的手头输入有助于提高文字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提高了自然而然阅读速度就有质量的提升。
重视概念!一般说来,一本书的每一章都讲一个概念及其对应的方法论。在阅读之前在总体上把概念大致过一遍,在之后具体读的过程中不断整理这些概念与方法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输入、处理、输出”。读的过程中将读过的不断进行总结,同时推理即将作者可能会描述哪些,完整贯彻“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遇到写的好的地方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认为写的好,而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述,怎样呈现出来的?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这个方法能不能借鉴一下?
一定要读完!一本书刚开始的的时候一旦出现一点理解不了的,很多人就会放弃读后面的(寻求安全感),但很多书就是那种,你只有读完了后面的才能够理解前面的内容,在阅读中我们要学会舍弃部分安全感,带着不安全感前行,最终才能彻底理解。
一定要用起来!读了很多书觉得好像没什么用,一段时间我一直有一个念头——读不读书一个样,尤其是大四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基本不读书的找的工作好像比自己的还好好多,这时候好像对自己的打击就更大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只是读那种作为消遣的书籍,以此就进入了那个自证预言效应,但近来跟着笑来老师学习才真正认识到,并不是读书这个事有什么问题,只是我自己出了问题,看的书不算太少,懂得了很多道理,周围人说什么好像自己都知道一点点,但让自己完整的说出来又做不到,书读了你不用的话,它还不如个屁,屁还多少有点动静,书读了不用的话,不去践行的话,一点动静都是没有的,记得笑来老师说过,就连游泳都是通过读书可以学会的,所以读过的书明白的道理,只有一种方式发挥作用那就是践行!如果暂时用不起来,那就教!这也是用的另外一种方式,不一定是要像讲课那样,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给他们讲讲,结合生活的例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进。
进行更优质的处理。不断提问自己,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进行怎么样的处理,使它的成为自己多角度的素材。
和更优秀的学习者一起学习。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找到他们,结成战友。
学识➕行动决定一切,一直在坑里行走,现在已明确自己在坑里,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让自己爬出来,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