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是因为正义迟迟没有到来······
昨日晚上看了一部电影《三块广告牌》,我看名字觉得很奇怪,就问新新(男朋友)为什么看这个?
他说:“豆瓣评分很高,所以看看。”
但随着电影的推进,他就觉得电影的进度过于柔和,节奏太慢,想带我看别的剧。但我感觉还行,比他之前带我看的《大护法》好看多了。
而且这三块广告牌,也很颠覆我的认知,原以为是要放什么重要的广告,没想到是为了自己被强奸致死的女儿鸣不平。
“RAPED WHILE DYING”
“侵犯致死”
“AND STILL NO ARRESTS?”
“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HOW COME, CHIEF WILLOUGHBY?”
“威洛比警长,怎么回事?”
我个人看完的感觉,这部剧并没有主角,而是通过以米尔德丽德租下的广告牌,来引出警官们的反应,二者互动,到最后出现可疑的强奸犯,步步展开。
谁都不是站在世界中心,但却都是自己的主角,尤其是最亲的人被强奸、因外部原因而自杀时,世界再让我们闭嘴,我们也会绝地反击。
固执为死去的女儿找到真凶
米尔德丽德的女儿被强奸致死,但警方六七个月过去,对案件并没有任何进展。
她便花光自己打工的钱,租下了很多年都未曾更新的三块广告牌,向警方施压。起初说是租一年,但实际上她的钱就勉强只够一个月。
当地警官很快找到租出去的公司,套出来了租的人就是她之后,就去找她协商,威洛比警官也表示自己快要死了,意思是让她放过自己。
但她拒绝了,她说,“我现在要是不打广告,你死了之后,这广告牌就没有用了。你应该去查明事情的真相......”
而当地的教父也试图让她放弃,儿子不希望自己的姐姐在死了之后,还活在众人的议论之中。
那个找了19岁女朋友的丈夫,也开车过来,威胁她,让她别打广告了。小镇里的人还有人举报她,其中有一个还是为她治病的胖医生。
很快,她又受到现实的打压,威洛比警官自杀了,她的广告牌又被烧了。这个时候,丈夫还过来跟她说,“愤怒只会激发更大的愤怒。”
几乎所有人都说让她保持安静,让她冷静下来。但实际上,对于母亲而言,几乎不可能。
我高中的时候,看过一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火烧房子不要紧,因为烧的不是自家的房子。”很多人并非是处在问题中心的那个人,很容易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给对方不符合心境的劝说。
就像最近出现了很多举报导师的案子,举报者们有提到一个事实,就是当初总有人告诉他们,让他们不要去举报,最好是保持沉默,不然对自己不好。
但是,总有一些人不服输,不放过那些犯过错的人。
既然法律、制度暂时还没有制裁到这些人,那就通过舆论,先施加压力,以促进案件的推进。
所以说,与其说米尔德丽德很固执,倒不如说她很坚强,很勇敢。她用自己的方式,通过舆论向警方施压,提醒警官应该去些什么,而不是让那些强奸犯逍遥法外。不论警官是否去世,她始终想找到害自己女儿的真凶。
面对迟迟未果,她很愤怒,还去烧了警局。
整部剧到最后,只出现了一个强奸犯,还与她女儿的案件无关。但她还是决定和酒鬼警官“狄克森”一起去教育一下他,最后一幕是他们在路上。
固执的人还生活在悲伤当中,强奸犯依旧逍遥法外,不知道是谁。
不过正因为这样,这部剧才更加真实,复杂的案子,没有结局的结尾才更加有意思。
就像里面威洛比警官所言,“有些案件,确实短时间内很难有进展,有可能要等很多年之后,罪犯喝着酒,从他自己的嘴巴里说出来,案件才可能被突破。”
三封信:正直、爱才是生活的希望
威洛比警官因癌症和现实无法解决的案件自杀了,但他很爱这个世界,也通过爱去感化其他人。
他自杀之前,和这个世界来了一次告别,还留下三封信:
第一封:对家人坦白自杀真相
他带家人出去好好玩一次,让他们记住自己美好的样子。
同时,他写信告诉家人,他只是害怕他们看到自己生病痛苦的样子,以免自己病重而拖累他们,让家人照顾在床上无法动弹的自己。
他的死,是自我的权衡,以此希望他的家人释怀。
第二封:告诉米尔德丽德他的态度
他知道米尔德丽德无法承担起下一个月的广告牌钱,明知道广告牌上针对的人是自己,他还选择去付钱。
一方面,可能是为不能查明真凶感到抱歉;另一方面,更为重要是他希望其他的警官能看到这些广告牌,继续去追查。
这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在救赎米尔德丽德,告诉她,“警官也不是顽固不化,我们不是你的敌人,有时候真的只是线索有限。而你利用广告牌的这个举动,在我看到是很明智的,我支持你。”
这比现实生活中,有些本应该去彻查案件的有权力惩罚迫害学生导师的校方好太多。
威洛比警官还是在不知道谁是凶手的情况下,处在流言蜚语中心,还在帮米尔德丽德。而有些学校,在明知道导师有问题,还不顾舆论,硬生生要保住问题导师。
看到这里,我被治愈了。
有些时候会感觉某些人和我们的利益对立,但他们却在意想不到的关键时刻帮自己一把,这很温暖。
威洛比警官的做法让米尔德丽德感到些许释怀,虽自己的女儿去世了,但至少有些人是在真心帮自己,而不是在阻碍真相的发现。
第三封:劝服狄克森成为真正的警官
威洛比警官让酒鬼警官狄克森真正放下对米尔德丽德的敌视。
他和狄克森的关系一直都很好,也了解自己在死后,狄克森肯定会去找她麻烦。所以,以激励-共情的方式让狄克森放下成见。
肯定狄克森有优秀警官的潜质,正直;理解狄克森因常年照顾酒鬼母亲而导致的暴脾气;劝说狄克森在任何情况下,要保持冷静。
也就是这样,酒鬼警官狄克森在看信,警局被米尔德丽德放火烧起来的时候,才能冷静地逃出来。
同时还原谅了她火烧警局造成他毁容的举动,甚至在自己的警徽被吊销的时候,还帮她寻找真相。
表面上,米尔德丽德闹了这么一大出,所导致的结果,与真凶毫无关联,他们也都被强奸犯闹得无法好好生活。但正因为总有人心存理解,去释放爱意,才能让受到伤害的人在沟通中释怀。
这也是导演安排最后一幕的寓意,他们在沟通中走向平静。
米尔德丽德见狄克森如此帮自己,便说出是自己放火烧了警察局的事实。而狄克森也淡定地说:“除了你还会是谁?”
狄克森这时候也没有像刚出场的时候那样,跟米尔德丽德对着干,反而散发出人性的光辉,眼里尽是体谅,知道她因丧女悲痛、愤怒不已,所以理解她嚣张的举动。
这让我想起一句歌词,“学会温柔的理解和原谅。”
正是在威洛比警官、狄克森等的体谅、善意之下,米尔德丽德内心的怒火才得以慢慢平静。
同时,这也是新新反驳我想以《三块广告牌,便宜了强奸犯》为题的重要原因,他认为整部剧的核心不在于强奸犯,而在于因强奸犯而受到伤害的人,怎么样卸下自己的桎梏,获得心灵的平静。
新新感慨说,“不必活得那么固执。”
被强奸致死的人走了,但生者还需要生活,太过于固执,苦得还是自己。
不过,我还是相信,生者陷入复仇者的漩涡中,这恰恰是人性的反映。
举报,让那些凶手受到惩罚,是对正义的渴望。
要想这些人不产生暴力行为,乃至不去网络上散播言语暴力,唯一的途径是,处罚凶手的机构,早日付诸行动,即便是长江学者、教授也决不能包庇。
-END-
作者简介
鲸北晨,喜欢看剧,偶尔看点历史书的,北师大研究生在读女学渣。
微信公众号:鲸北晨(ID:jingbeichen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