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优美动人的言情传奇小说。唐德宗时,洛阳才子张君瑞在普救寺偶遇故相国崔珏之女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在丫鬟红娘相助下,历尽悲欢离合,最终结为夫妻。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可能连上天都被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打动,也在帮着张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生赶考一举中得状元,赶紧写了封信让琴童给莺莺送去。
莺莺这边呢与张生分别和,也是茶不思饭不想,日思夜盼得等着消息。
“自张生去京师,不觉半年,杳无音信。这些时神思不快,妆镜懒抬,腰肢瘦损,茜裙宽褪,好烦恼人也呵!”一时间“腰细不胜衣”、“人比黄花瘦”。
小姐这日正在相思想着心事,红娘风风火火的跑进了,还高声说道:“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带来了好消息,张生高中状元,让琴童提前送信。
信中写道:“张珙百拜奉启芳卿可人妆次:自暮秋拜违,倏尔半载。上赖祖宗之荫,下托贤妻之德,举中甲第。即日于招贤馆寄迹,以伺圣旨御笔除授。唯恐夫人与贤妻忧念,特令琴童奉书驰报,庶几免虑。小生身虽遥而心常迩矣,恨不得鹣鹣比翼,邛邛并躯。重功名而薄恩爱者,诚有浅见贪饕之罪。他日面会,自当请谢不备。后成一绝,以奉清照:玉京仙府探花郎,寄语蒲东窈窕娘。指日拜恩衣昼锦,定须休作倚门妆。”
小姐读罢书信,感慨万千,看来你不久就会来迎娶我,我也终将做个新嫁娘,从今以后,我这座晚妆楼要改成官衙了,于是小姐拿起笔,写了封回信,还拿出些物品,让琴童一并送给张生。
张生左等右等,终于盼来了琴童,急忙打开回信。
信上写着:“薄命妾崔氏拜复,敬奉才郎君瑞文几:自音容去后,不觉许时,仰敬之心,未尝少怠。纵云日近长安远,何故鳞鸿之杳矣。莫因花柳之心,弃妾恩情之意?正念间,琴童至,得见翰墨,始知中科,使妾喜之如狂。郎之才望,亦不辱相国之家谱也。今因琴童回,无以奉贡,聊布瑶琴一张,玉簪一枚,斑管一枝,裹肚一条,汗衫一领,袜儿一双,表妾之真诚。匆勿草字欠恭,伏乞情恕不备。谨依来韵,遂继一绝云:阑干倚遍盼才郎,莫恋宸京黄四娘。病里得书知中甲,窗前览镜试新妆。”
张生读罢书信,看着这些物品说道:“那风风流流的姐姐,似这等女子,张珙死也得着了。”
原来送的“这琴,他教我闭门学禁指,留意谱声诗,调养圣贤心,洗荡巢由耳。这玉簪,纤长如竹笋,细白似葱枝,温润有清香,莹洁无瑕眦。这斑管,霜枝曾栖凤凰,泪点渍胭脂,当时舜帝恸娥皇,今日淑女思君子。这裹肚,手中一叶绵,灯下几回丝,表出腹中愁,果称心间事。这鞋袜儿,针脚儿细似虮子,绢帛儿腻似鹅脂,既知礼不胡行,愿足下当如此。”
想到这里,急忙让琴童把这些衣裳物品收拾保存好:“则在书房中倾倒个藤箱子,向箱子里面铺几张纸。放时节须索用心思,休教藤刺儿抓住绵丝。高抬在衣架怕吹了颜色,乱裹在包袱中恐锉了褶儿。当如此,切须爱护,勿得因而。”
没几日,张生受了皇命,被委任为河中府尹,上任时便约了驻军的杜将军,把这婚事一起办了。
却不料这期间老妇人的侄儿,也就是崔老相国生前口头将莺莺小姐许配给的花花公子郑恒听说了这件事,没等张生到来,就先两天跑来凑热闹,想横插一杠子搅黄了这件事。
白天先偷偷的见红娘探听口风,不想被红娘一阵羞辱后,又夜里见了姑姑,造谣生非说张生得了状元,已到卫尚书家做女婿去了,根本不来赴这婚约。
老夫人听后本已默认了张生这个女婿的心思又变卦了,再次想毁掉这门亲事,不认张生这个事实上的女婿。
等张生骑着大马,抬着花轿和好兄弟杜将军一起来见老夫人,迎娶莺莺小姐时,老夫人将从郑恒处听来的这件事拿出来,当下两相里把郑恒叫来当面对质,拆穿了郑恒的谎言。
顿时老夫人脸面也挂不住了,当场不认郑恒这个侄儿,将他恼骂出去,杜将军也在旁边威胁。
郑恒满面羞惭,被赶出来后到了院中,说道:“罢罢!要这性命怎么,不如触树身死。妻子空争不到头,风流自古恋风流;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说罢,便向庭前老槐树上一头撞去结果了自个性命。
这时房内老夫人道:“多谢杜将军前来主持亲事,趁今朝吉日良缘,就做个喜庆茶饭,命他二人拜堂成亲。” 杜确道:“理应如此,恭喜老夫人,恭喜贤弟。”
张生是“门迎着驷马车,户列着八椒图,娶了个四德三从宰相女,平生愿足,托赖着众亲故。”
莺莺小姐是“若不是在恩人拨刀相助,怎能够好夫妻似水如鱼。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自古、相女、配夫,新状元花生满路。”
从此,这一对历尽相思磨难之苦的才子佳人,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也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