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高的文
1
天气沉闷的像个瓦罐,即使偶尔下点热雨也难解闷热。
闷热的天气,总耽误我的晨跑计划。每一次跑完,都像是洗了个彻头彻尾的桑拿浴。
庆幸,早晨还有有声的声音陪伴我脚步的摩擦。
早先听吴晓波,无奈他总爱讲马云的故事敲击人的积极性。
后来想明白,要以通俗易懂和娱乐至上为主,冯唐这个妖孽的家伙就合情合理的出现了,他的那部《三十六大》也开始欢快的与我为伴。
据说这些文字是冯唐写给他唯一的外甥的,前几章也还真是这样,只是他自认为是坏的榜样。
后面就放的越来越开了,不像劝解,更似情感宣泄。
略微读过冯唐作品的人都应该知道。他写的文字一言不合就开车,在“污”这个字眼还没被挖掘出来时,他早已经是秋名山的金牌老司机了。
但不得不承认他的文字很有渲染力,偶有文艺气息涌入,交织一起,能体会到独有的酣畅淋漓之感。
酣畅的时候,他谈王小波,谈王朔,谈韩寒和方舟子骂战。
文艺的时候,他谈诗,谈冯唐诗百首的种种,比如那首文艺的要死的《春》。
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风十里,不如你。
2
据说有人很不客气的批评冯唐的诗百首造作有余,灵气全无。
舒婷的一首《致橡树》就会甩的他老远老远。
而唯一一首意境悠远的《春》还是借了唐诗的壳。
当然我不会对着他的诗大声喊“Holy shit”,因为实在是不懂,但我很喜欢《春》这首诗,这相比老冯动不动就躁动就肿胀,不知小清新了多少。
春风十里,不如你,该是多美好。
这种美好竟然那么快速的就被影像化了,看冯唐的微博,他老早就给自己开始打宣传了。
陆续的放出片花,看到了张一山,看到周冬雨,看到了绿军装,看到了白大褂,隐约觉得可能还不错哦。
冯唐这个老怪,倒腾出了一个北京三部曲,除了这部根据《北京,北京》改编的《春风十里不如你》,还有《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和《万物生长》。
我是因为《万物生长》入的坑,当时看到韩庚和范爷的演绎,一下被惊艳到。
《万物生长》有句台词: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韩庚和范冰冰恰如其分的把这种味道表现了出来。
韩庚开始有了演技,范爷开始有了万种风情。
他们刚刚好属于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强烈渴望生长。
3
昨天周五,乡党们陆续都回家了,留下我一人回味孤独。
孤独的人总有解忧的法子,这不,《春风十里不如你》就这么热闹的在优酷独播了。
没有超级vip会员的我只能眼巴巴的看完一集,一集就一集吧,看完一集我就准备追下去了。
青春题材,有颜再加之有好玩的故事情节,我猜我会一路追下去。
我没看过原著,但如果照着原著拍那肯定是限制级的。偷偷看了豆瓣的评分,还不错8.1,目前因为放出的剧集不多,很难保证后面的评分。
还是看主创团队走不走心了吧,第一集开了一会儿弹幕,各种张一山和周冬雨的死忠粉。还有各种标记时间喊出不认识的名字表白的,这个很好笑,比剧情还好笑,真替表白人捏把汗,如果人家妹子不喜欢张和周二人当中的一个,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么?绝对没戏呀!
张一山插科打诨演个牛哄哄的小痞子还是很轻车熟路的,我还可以仔细回味出刘星同学在《余罪》中惊人的爆发力和炸裂的演技。只是那个评论中一直喊“文章”那个是什么鬼,是要搞事情么?(此处应该有表情:笑哭加捂脸哭加倾斜45度角的食指)
周冬雨么?哈哈,原谅我对她的小表情太过着迷,《七月与安生》的洒脱,《喜欢你》的神经大条还历历在目,转战小荧屏还是很值得期待的。最起码“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劲头很扎眼,不过后面就应该开虐了。
前面越表现的欢脱,后面越虐心的雀跃。
4
《我的前半生》刚放出两集的时候,同事说我给你推荐个剧吧!
我说,好啊!
他说有好多老戏骨,靳东、陈道明、马伊琍、袁泉,大咖云集呀!
我说,好啊!等再多放出几集,我一口气追。
还没等我开始追,她已经开始红火的像刚出锅的小龙虾一样热辣了。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全是她的介绍解密加解析。
有分析全职太太的,有分析职场女性的,有分析小三上位的,更有甚者,另辟蹊径,都开始分析丈母娘攻略了。
公众号的爆款文章必有一篇是关于“前半生”的,我看着有意思,全民蹭热点时代,一部剧引发了所有人的思考,倒也有趣。
同事再次问我,你看到多少集啦?
我笑笑,摇摇头,我说我不打算看了,就像《人民的名义》和《欢乐颂》大火的时候弃剧一样,不是说别人看,自己不看显得特立独行,只是心里就一下子对它没兴趣了。
同事说,那别人不怎么追的《白鹿原》你看的倒欢实呀?
我哈哈大笑,《白鹿原》和《我的前半生》之间隔了多少部《欢乐颂》呀!
同事说没听明白,说简单点。
我说,那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呀,我从来没觉得我妈喜欢的河北梆子有多好看,可架不住她老人家喜欢呀!
就像我看的那么多不出名的小众剧一样,只是单纯觉得喜欢,无他。
我会因为冯老怪一句“春风十里不如你”就很期待并追那部剧的,哪怕她真的不好看。
可话说回来了,有多少人和事不就是因为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喜欢,就开始不顾一切的投入了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