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除了记事,也常常写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是“写人要抓住特点”,要写好一个人,首先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分两步来进行,先进行的片段写作“我为同学画幅肖像”,可写人物容貌(如脸型、五官)、衣着、体态、神情等,但不见得写其全貌,抓住其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落笔,如忧郁的眼神、乐观的笑容等,更能准确描摹。
片段练习收上来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我来写你来猜”游戏活动,挑选出同学们的片段练习在班里读,让同学们来猜这片段写的是谁?有的刚开始读,就能猜出来,说明能够准确抓住人物的特点;而有的读完后,七猜八猜最后还没有确定是谁,这就是没有抓住人物的鲜明特征。
作文课上,我们把所写的片段扩展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作文批改时,很是欣慰,大部分同学作文写得都不错,每个同学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
七班可谓是人才济济,多姿多彩。
有“把‘三百集’当做命根子的杜梦臻”,“脖子一缩,小手往里勾,然后吐出他那条显眼,光滑的舌头,仿佛一只可爱顽皮小狗的‘爱因斯坦’” ;
有“戴着一副古老式的眼睛,耳朵像大耳朵图图,走火入魔喜欢火车,创办铁路学社团的铁路学家的齐爷爷”;
全班开心果表情包——刘海铨,“瘦得和个火柴棒子似的,眼睛虽小,但是一看就知道他在说什么”“神情和表情可真是丰富,经常把嘴角往下撇,那粗小的眉毛聚在一起。嘴唇都起来的时候会随着郁郁有神的小眼睛一起表现出来”,“走起路来像小企鹅似的,两条小短腿‘哒哒’跑起来,像是在动漫中的唐老鸭。”“他的心里好像没有烦恼,总是开开心心的活在当下,他的身躯很小,但力量很大。”“下课他是水中鱼,天上鸟;上课就像树袋熊,进入了他的梦乡。”
连收作业都能收出别样趣味的——王天龙。每次数学课前都会拿着老师的包,迈着他那俏皮的步伐,优哉游哉地走进教室,并且每次都不忘说上一句,大声的说上一句,“都把课本拿出来,赶紧背定义,不背等会儿老师来,准完蛋。”“都麻溜的把数学作业拿出来,不拿出来的话,就给我等着。”
班级的一大活宝——华一帆,“脸上一排雀斑作为点缀,头发短短地竖立着,两颗黑葡萄又小又细,一笑起来就眯成一道缝,看不见了”,说起话来一套一套,只要回答问题说错了,总会冒出口头禅“呸”,好像真的犯了错一样。
说话语速超快的张鸿超,特别是背诵时,语速特别快,根本就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只能听到“呜噜呜噜”的声音,背到不熟的句子时,会抓耳挠腮,有时还会双手抱头,快速地小声嘀咕“这什么来着,怎么忘了呢,真是的。”
还有“大脸盘子”界的说唱达人——杨启超。“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手总是内八字的伏按在桌子上,身体不由自主地跟着前后摇摆,让人不禁想到一种动物‘企鹅’。最特别的是那带有魔性的笑声,是说唱界不可缺少的配乐。”
还有班上唯一没有脾气的男同学——被称为“马娘”的马汝康嘉。从不记仇,从不生气,从不抱怨,从不还手,但是还有点洁癖,字写得龙飞凤舞,只有自己认识。
还有我们的团支书兼纪律委员——张子璐。“总爱戴黑白点的蝴蝶发卡,脸上冒着青春痘,每个都不手下留情,要不是挤破,就是压破,每个都渗着血迹。‘再说话就出去’这吼声似非洲草原上那头雄狮。为我们班级纪律贡献时间与精力。”
……
作文中每个同学的个性都活灵活现地通过文字立在我们面前,那么真实,那么形象,这都源于同学们的细心观察,细致描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在七班的语文课堂上,总是会有出其不意的生成,总会上出出彩的课,总会有意外收获。 “课堂,就是我们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我要始终珍惜这份缘分,徜徉在诗意的语文长河里,眺望精神的天空,去看春天的花开,倾听秋天的风声,欣赏冬天的落日……
行走,是最美的姿态,我将和学生一起行走,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