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究竟是什么》之第五章“兵器之五”

一、谈谈写作与研究

1.      当前科学理解:

就是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什么。就是此是此刻,你关于这个问题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答案。知道科学理解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立场,用科学的理论给别人解惑和提建义

2.        学会做研究:

如何得到“当前科学理解”?问专家,读书,查找学术论文,搜集信息做出判断。寻找可信的共识,专家的书,学术期刊的论文,主流媒体的报道,应该对这些信息来源加权。大量时间主动读更多的书,有正规的学习,让自己有一个大体符合当前科学理解的世界观,让自己有更高级的视角和认知度。

3.      专栏作家应该干什么?

作者认为:专栏作家应该把当前科学理解,交付给读者。向读者提供读者想知道的,读者应该知道的事情。

二、好思想都在哪里?

1、作者是得到的专栏作家,他一直做的一件事就是大量阅读,找到有趣有用的好思想,用自己的方式交付给读者。正如现在这本书也一样。作者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把各种好书中的有关学习的方法连接起来,创造出这本学习之书交付给读者。

2、好思想在哪里?在书里,在杂志中,在论文中。作者提出选择的三个点: 一要新,二要硬  三要得到。

1)特别是第一点要“新”新思想,并不是离我们生活很远的“前沿”思想,而是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都在不断被刷新。之所以被刷新,一方面是现在的科学条件能做出更进一步的研究而去推翻我们的一些传统认知;另一方面是一些经典的思想,放在今天看来,通过了不同的视角来解读,有了更新的认知。

2)第二点要硬。就是好的思想要有研究去支撑,并不是因为名人信口开河,就奉为圣经。

3)第三点要得到。好的思想并不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知识点。而是希望这个思想能对读者有用,有帮助,哪怕是三观有点转变也是有帮助的。

三、厚道的人应该怎么使用思维导图

1.、思维导图也叫脑图,应该是一个思考工具,而不是一个笔记整理的工具。

2.、思维导图本质上就是思维的草稿图。通过先前的发散思维,到最后的集中思维。思维导图就是为了引导思维而画张图。

3、 本来我也用思维导图来进行读书笔记的。但我发现用导图来做读书笔记是只有枝干,没有叶片。不足以丰富我的心得体会。原来思维导图就是文章成文前的大纲

四:我怎样管理信息

作者分享了他用“Evernote”印象笔记,进行信息管理的经验,步骤是采集—合作—创造。又一次用自己的事例说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重要性。用好的工具辅助自己的工作,不仅是提高的效率,节省时间,更有助于解放大脑。懂学习的人,必定有好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努力”二字。

五:强力研读笔记法

这个章节的内容对我最受用,笔记的重大作用是给自己日后能最快的重温一本书的内容。

作者讲到了如何做读书笔记。包括个内容:第一。清晰每个章节的逻辑脉络;第二,带走书中的所有亮点;第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第四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和文章的联系。

第五:笔记是

其中作者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点。也是我觉得是看书的意义所在。

作者所说的带走亮点就是在书中所获得的新知。每个人的知识储备,认知层次是不同的。书中的观点对于自己来说是新知,就是自己所认为的亮点;又或者书中的观点颠覆了自己一些旧知,也是亮点。有了这些新的知识点,对自己以后的行为有什么改变吧,自己准备怎么做呢。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了。也可以记录下来。这样有助于加深一本书的内容。

作者这几句说到心坎里了。我们群里有些小伙伴常说,她有和我们一起在看书。但是不懂写读书笔记。作者说了:笔记是对一本书最大的敬意。读书笔记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可以完全专注于意思,而不必关心文笔。

现在我是低水平的读书人,就是把书中的好词好句划出来;到哪一天成为了高水平的读书人。有很多心得体会了,有批判思想了。就多在书中多多批注。现在装也装不出高水平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