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读书真好》  (外五首)

《老了,读书真好》

        文/黄影


不再像小时候

去割猪草,书藏进草

回家时,书在

却丢了那把刀


不再像小时候

牛背上读着那本《飘》

那牛突然半个奔跑

我却整个落地

脑瓜差点摔成瓢


曾经真的很懊恼

躲在草垛,猫在墙角

萤火虫字里行间开道

而掉队的我

黑暗中皱起眉毛


还有,像只夜猫

蒙着被子拿着电筒

把李白东坡的明月垂钓

钓着钓着,月亮滑落

梦里几度摔跤


老了,读书真好

不再东躲西跑

不再为借来的《三国》

按时归还

连读三个通宵


老了,读书真好

《金瓶梅》《红楼梦》

想读就读,想抄就抄

不再怕谁打小报告

不再担心,谁敢焚烧


不再像朝九晚五那样

偶尔念一念——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而醒来时一边吟诵

那句——春眠不觉晓

一边啃着馒头跑


不再一边迎着阳光奔跑

一边回家的路上追着月光

读着屈原的《离骚》

却让前额在那树上墙上

一次次撞出血包


不再把台账和一堆报表

作为每天的首要

喜欢的文字却泡进凉茶

忘了它们的味道


不再在地铁上或挤着公交

一部《水浒》夹在腰

一百零八汉也没了脾气

谁也露不出真面貌

只有宋江的眼泪滔滔


老了,读书真好

太阳不追我也不跑

一杯清茶,热气总冒

一段音乐,耳边常绕

太阳的光在阳台闪闪亮

我的魂在书页里静悄悄


老了,读书真好

曹雪芹又打开大观园

红楼又是一年新花草

又看怡红快绿争春比俏

丫头们打打闹闹

鲁迅又讲《祥林嫂》

又飞来泰戈尔的飞鸟

又重温那首《再别康桥》


眼睛花了

字里行间的灯却亮了

东篱下的菊花正在燃烧

腿脚慢了

可文字里长出了翅膀

一页翻过盛唐

再一页落在魏晋的竹涛


耳朵背了

却听见曹操碣石边上的吟啸

以及贾岛月下的的推敲

记性淡了

可《史记》的刀光未老

翻开每本走进每行

都能想起春天的号角


当夕阳翻看书页

皱纹里浮出星河古道

入口出口

方块汉字做向导

心灵随时通往青春年少


扉页处的那张旧船票

永不过期,不用充值

只凭眼中二维码扫一扫

便通向一个个新大陆

通向时空的跑道

通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老了,读书真好

书中有明亮的镜子

能看见闪光的霜和雪

更能看见霜雪融化成河

滋润内心深处

艳艳的花,青青的草


原来时光的镜子啊

并非时光的河面

而在书页之间

原来岁月青春不老

因为真正爱美的读书人

时常拿它照一照


老了,读书真好

浪漫莫过雪花飘飘

头顶露白的积雪

覆盖着春天的麦苗

原来,露白在东方

也在眉梢鬓角

原来懂得文字的露白

才有人生的再度破晓

(2025年7月11日)



岁月藏不住的光芒

      文/黄影


这一生啊,拼命收藏

收藏太阳的光芒

收藏月亮的银光

收藏岁月的流淌


把所有光华收进心房

只想让生命闪亮

可这光啊,它也倔强

总在某个角落,悄悄地泄漏了行藏


看!满头斑白的银丝上

智慧的光流淌

眉角上虽有时光的印章

却没盖住双目的晴朗


老花镜片也透出了光

但它滤去浮尘,世界更显本相

沉淀的潭水深又广

聚焦处,希望仍在远方


旧外套的纽扣也迸出光

一颗颗,像磨亮的勋章

系着过往的暖,扣着今日的刚强

摩挲间,故事铮铮作响


晨练的剑尖上射出的光

挑破薄雾,劈开晨霜

身如劲松立山岗

一招一式,锐气不可挡


挺直的脊梁里也透出光

融入人海,如老树撑起荫凉

每步脚印都坚实有力量

这才是不屈的脊梁


凝望的远方里也燃起光

越过一道道山梁

深邃的海,海天一色色

火焰滚烫,激情与爱

从未消亡


沙沙的笔尖也泻出光

泛黄的纸页写下万丈霞光

鼓鼓的行囊里也溢出光

翅膀上装满经验宝藏

心火未熄,梦舟总待启航


岁月的光芒啊,想藏都难藏

即使藏进生命的土壤

它也总在破土

长出满地的新希望


即使藏在棋盘的汉河边上

棋子也在把光碰撞

哪怕只做一个卒

早晚也都在闪亮


闪亮在灶台边

锅碗瓢盆碰撞出交响

汗水把煤气灶打出火光


闪亮在幼儿园栅栏边

闪亮在学校的路旁

闪亮在斑马线上

像路口的红绿灯

光总在流淌


看吧!藏不不住的光芒

从骨子里喷薄而出

势不可挡

须发是它跳动的星芒

皱纹是它奔涌的河床

笑容是它最滚烫的岩浆


我们就是一座座

沉默的火山

正把一生的光与热

轰然喷发

把山河万里照亮

点燃那未来的苍茫

点燃!苍茫!

(写于2025年7月8日)



      《老电梯》

      文/黄影


有时,电梯很忙

对我不愿张开怀抱

我只有学谪仙人

扶摇上云霄


有时,我硬挤进去

它便吱吱地叫

好像老母亲的唠叨

不停说着那句——

老了,人已老了


有时,它又很调皮

把自己当花轿

把我和某红袍女子

一起摇啊摇

摇得面红耳赤又心跳


今早,又开了个玩笑

我进,它不给信号

当我牵着墙的手下来

它又哐哐哐地上下咆哮

当时,好想踢它一脚

(写于2025年7月10日)



《鹅城很小,鹅城很大》

        文/黄影


鹅城很小,红花湖为砚

高榜山是一支狼毫

东江研墨

双鹅桥弓着背挥狂草

当读书会翻开西湖的晨光

苏东坡的月亮浮出水面——

半轮泡成红袍

半轮搭成九曲桥


鹅城很大,大过航海图

一片羽毛作帆

世界的各个角落

便有了它的身影和味道

柏林墙下能读《荔枝叹》

威尼斯贡多拉的摇橹声

也有客家的山歌调


鹅城很小,鹅却很大

是烧是烤,只要它开口

整座城都能听到闻到

尤其是捧书者踱步来了

餐桌便转成圆桌论坛

转成乐陶陶

当白瓷盘升起水墨江湖

当鹅掌拨动东江细涛

嘴上说着不饮不饮

一杯黄酒却瞬间不见了


鹅城很大,半个宋朝

都装进了东坡祠

每天的来来往往走走瞧瞧

东坡走过的脚印

映着古城山水的妖娆

春秋汉唐的韵脚

更有早晚鸟鸣,落霞晚照

衬着丰湖书院的风骚


鹅城很小,它是墨香的缩影

在书海翰林的一角

恰似一个个标点符号

鹅城很大,是宣纸的延伸

它有描不尽的奇花异草

它还藏着——

通向日月的星光大道

(写于2025年7月10日)


  《断线的风筝》

      文/ 黄影


与你一起放风筝

曾经放走一个个黄昏

风筝上有我们

向远方凝视的眼睛

系着彼此的魂


那条奔波的风筝

一次次飞过那条河

一次次穿过那片林

只为河中林中

藏着无限的风景


直到那天的风暴降临

那片林长出荆棘

那条河涌出呜咽声

那根线开始喊疼

林中鸟儿飞落的羽毛

河中鱼儿吐出的泡泡

都是寄不出的信


我攥着半截风筝的断绳

再看黄昏时的每朵云

都悬着未完成的吻

林中的雾霭河中的晶莹

虽然依旧让人向往

但晚风总是感叹

那林子太密,河水太深

(2025年7月9日)



        落日

      文/黄影


往返总在继续 

从不言轮回 

只有散落人间的光圈 


如果它的笑涡里 

漾着你晨光中的容颜 

你沉在西边也浮在东边 


你若凝神相望 

看它轻摇如晃动的摇篮 

便是时光在摇篮里的沦陷 


若能循着它的余韵 

走进星空的字里行间 

圆满的句点  便是它

每天赠予你的烫金的标点 

(写于2025年7月8日)


        《太阳雨》 

          文/黄影 


当风踮起脚尖走了一圈 

撩动的树叶正徘徊 

云层掀开处,一些亮晶晶 

顷刻间抖落下来 

众阳台立马收了晾晒 

把挡着舞台的帷幔拉开 

舞台太高也太矮 

高的在屋顶在天空 

矮的在路面在大街 


哇!那飘飘柔柔的金发 

闪耀着星光的色彩 

那凌空又拖地的裙摆 

像月光泼了下来 

在发烫的路面跳跃 

那舞步的轻快 

那瞬间化为乌有的尘埃 

那所有窗户像眼睛 

大大地睁开 

原来,那是梦中的女孩 


是她,只有她的笑容 

像花儿在雨中盛开 

此刻她正旋舞着 

展现着她的从容与轻快 

那垂落的雨丝琴弦 

她的足尖拨动出节拍 

她欢呼,张开双臂 

要把整座虹桥拥抱入怀 

她溅起的笑声像呐喊 

把所有的水珠调动起来 

参加一场夏日快乐的彩排 


当她把所有光芒 

倾泻成云中飘下的绸带 

所有屋檐下的凝望 

悄悄收集她的色彩 

也收集晴空的云霭 

她是太阳的女孩 

她挥动着太阳的金梭 

穿织雨丝的银纱 

在一场夏日的太阳雨里 

把阳光和幸福的源泉 

向人间大地 

又洒又扬,又种又埋 

(写于2025年7月8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