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当熊孩子的妈妈

                                  一

    那么多年里面,总是为了和父母沟通不好,为了父母不能理解自己,有许多怨言。

    父母对我的爱毋庸置疑,有代沟有隔阂也是难免,时代的发展让每一代人想法不一样,父母的权威和子女对自由的渴望也就一再冲突。

    我们这一代许多人,也和我一样,对父母有很多不满,当他们有了孩子,是会延续父母的不足,还是会比父母做得更好?

    有一天,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假如我有一个像我小时候那样性格的孩子,会怎么样?

    我会比父母更有耐心,更包容,还是和父母一样,面对花样百出的熊孩子,心急烦乱,就是忍不住要发火。

    养儿方知父母恩,当把小时候的自己想象成自己的孩子时,才知道父母当年有多不容易。

    通过把小时候的自己想象成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治愈心灵的方式,用一种假设,去弥补童年的缺陷。

                                二

    幼儿园时的熊孩子,就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见那时已经具备一定的想象力,要是能在入学之前改正注意力不集中这个问题,对熊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是有正面影响的。

    这个时期应该尽早让熊孩子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好的学习方法,给她买图书,陪着一起阅读,带着她一起锻炼,一起做简单的家务,培养她的动手能力。写作和画画、音乐方面,也应该在学龄前培养起来。

    熊孩子早早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上学时就能更适应,不至于出现逃课跑出去玩、不好好写作业之类的捣蛋行为。

    假如熊孩子还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也不要急着打骂,但态度一定要严肃,问清楚原因:“为什么逃课?为什么不好好写作业?”

    熊孩子说:“想玩,不想写作业。”这是很多小孩子的毛病,他们就是这样,心血来潮想干嘛就干嘛,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此时不要过于着急生气,因为他们对社会规则是不了解的,不会感觉到自己有什么错,不但要让他们明白随心所欲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行为,还要让他们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对犯了错的熊孩子,传统的惩罚方式是让她多写几遍作业,要不罚站,面壁,再进一步的做法是用行动让她有切身体会,换个角度去感受她的错误。

    在熊孩子补作业时,我不做饭,也不打扫家里,熊孩子写完作业,看见家里东西摆放得乱糟糟,冷锅冷灶,没有一点吃的,当妈妈的坐在沙发上握着电视遥控器一动不动,她忍不住问,怎么没有饭吃?我对她说,“想看电视,不想做饭,你自己做吧。”

    熊孩子说,不会做饭怎么办?

    那就买点吃的回来。

    也不会买……(不会买东西只是一种可能性,受过好的早期教育的孩子,六七岁买点东西应该不成问题)

    那看看家里还有什么吃的。

    没有……(家里的食物被藏起来了)

    那就别吃了,饿一顿也没什么。

    当妈妈的继续看电视,不时观察着闷闷地坐在一边的熊孩子,态度一定要保持严肃正经,不能笑,想笑也得憋着,不能让孩子觉得是闹着玩,要让孩子觉得,妈妈真的在偷懒,过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问熊孩子,“知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错在哪里了吗?”经过亲身体会,她应该会明白自己的错误,当然这个晚上还是得吃点什么,可以趁机带着孩子学做饭,碰到忙不过来,孩子自己能动手做吃的,也不至于饿着孩子。

                                三

    熊孩子四年级时,一个同学的爸爸去世了,从小善良的熊孩子,虽然跟那个同学关系谈不上好,还是想帮助他。

    熊孩子放学回家,说要和另一个同学一起,去那个失去爸爸的同学家帮忙。

    我问,“你能帮什么忙?”

    要是她不会做家务,去了只会添乱。

    就算她会做饭会打扫卫生,很多丧葬禁忌,小孩子也不懂,不适合贸然前往有丧事的家庭。

    我会对她说,“别人家刚失去亲人,心情一定很不好,他们会想自己待着吧。你要帮助别人,不一定要去他家,在学校学习、劳动时帮助他也可以呀。”

    要是熊孩子还是觉得去同学家看望才算尽心意,那就提前跟她同学家联系,先送上慰问,取得对方同意才去拜访,对方拒绝,就告诉熊孩子,人家不让咱去,咱尽到心意就行了。

    孩子有帮助别人的意识,是好事,要正确引导,让孩子学会表达善意和关心,得用合适的、别人能接受的方式,不是自己觉得好就是好,而不顾别人的实际状况和感受。

                                  四

    熊孩子11岁那年,突发奇想,说要在暑假去桂林参加拉练,这很明显行不通,野外拉练多辛苦,她都不知道,只看到去桂林,还以为去旅游呢。

    原来的发展是,爸妈没让她去,理由是她受不了苦,也不懂怎么劝她,只会说,要不和表姐一起试试去深圳吧。

    熊孩子不听,她就想去桂林,加上同学怂恿,更想去了。

    结果当然是没去成,和以前好多次类似的情况一样,熊孩子只能哭一场了事。

    这个地方的重点是,熊孩子的爸妈,没有用心去了解熊孩子的想法,也没有让熊孩子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是反对,熊孩子也没有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换成是我,会说,“你要搞清楚,去桂林不是游山玩水,是野外上体育课,你不是最怕上体育课吗?这种可是比体育课还要辛苦很多倍哦!”

    熊孩子一听到体育课,开始动摇,“是……是吗?”

    这时要乘胜追击,“这样好了,我们先在家里试一试,就在星期六星期天,来个模拟的拉练。”

    到了星期六星期天,让她一大清早起床,沿操场跑十圈,不能跑不完,也不能走路,没跑完就不让喝水吃早餐,没有在规定时间跑完,就要做俯卧撑。期间态度要严厉,不要理会她的抱怨,更不要心软放松要求,得让她知道,外面的人肯定不如妈妈好说话。

    没有几天,她就会说,“不行了!累死了!我不去了!”

    桂林可以不去,锻炼的习惯还是要继续的,起码改善一下体育课恐惧症吧?要是还不想锻炼,就对她说,“感冒发烧难不难受?吃药苦不苦?上课没精打采很不舒服吧?你要是好好锻炼身体,这些就都能改变。要不,等你长大,还是常常生病,就不能去想去的地方旅游了。”

                                    五

    小学时期,熊孩子的特点,学业上擅长文科,理科表现不尽如人意,生活中不时粗心迷糊,这些表现出来了。

    人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对于孩子的缺点,不能太放任,也不需要太担心,太在意,要耐心引导。

    熊孩子数学没有考及格,放学回家在房间哭,我会告诉她,哭不能解决问题,不是哭就能让成绩好起来,天天哭也不会考一百分。

    接着拿出考卷,和熊孩子一起看错的题都是哪些,说明这部分没有学好,那就加强这部分的学习,多做题,不要怕错,不把公式搞懂记熟,不勤于练习,永远都学不会,这次没有考及格,下次争取考及格,再下次争取考七十分,就这么一点点地进步。也不要怕老师责骂,不要把老师的态度太放在心上,只要把学习搞好,老师就不会骂你。

    熊孩子生性敏感,当年常受外界影响,变得很自卑,才会沉浸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中,她自己是很想好好学习的,但却总是不由自主地走神,她很清楚这样会影响学习和生活,为此困惑不安,又不知道怎么改正,只能任其发展。

      首先要帮助熊孩子改正缺点,人的注意力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持集中,熊孩子只是表现得比一般人明显,因为她有思维跳跃和发散的特点,想法比较多,也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是要培养的,从短时间的专注,到长时间的专注,需要一个过程。如何保持专注?关键是要对正在做的这件事真正感兴趣,有做好的决心。

      还得让熊孩子学会克服不自信,让她明白,读书是为了自己,知识学到了是自己的,老师同学怎么说都不重要。

      当熊孩子出现在检查作业时用计算机对答案的行为时,要相信她是迷糊而不是想偷懒,告诉她,考试的时候可不能使用计算机,养成习惯就不好了。

      生活中有了妈妈真实的关爱,熊孩子就不需要在幻想中去寻找想象出来的父母的关爱,可以安心地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

                                六

    当年的熊孩子爸妈,为了让熊孩子专心学习,很操心,常常不让熊孩子看闲书看电视,只有做完作业,放假时才让看。

    闲书和电视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影响的,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自制力,让孩子明白闲书和电视只是生活的点缀,不是必不可少的,关系到前途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放下对学习的恐惧,学习虽苦,但可以苦中作乐,解出一道难题,背出一篇课文,这些都能带来成就感,比看电视白白让时间浪费来得有意义。

    勤奋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看课外书就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在课外书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准备名著简化版、少儿版、原文版,励志书籍,青少年杂志等。

    学习好和看课外书可以不矛盾,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告诉她,把学习搞好,就可以得到她想要的书,孩子会更有动力。家长要教导孩子明白道理,爱玩、喜欢轻松是人的天性,却不能在该学习时光顾着玩,那样长大以后没有好的前途,能玩的时间就少了。

    当年熊孩子爱看闲书和电视剧耽误学习,也是为了寻找生活中没有的感情交流,只要能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家人朋友的关爱,她是不必去书和电视剧中寻找虚拟的爱的。

                                七

    熊孩子和很多小孩子一样,爱睡懒觉,到了周末,老是千呼万唤也叫不起来。

    睡懒觉不是好习惯,打乱了生物钟,不好好吃早餐,对身体不好。

    我问熊孩子,是不是做了什么好梦?不然怎么不想起床?

    熊孩子不好意思地笑,梦见什么,醒过来全部不记得了。

    那还是赶紧起床吧,对于熊孩子来说,起早起晚精神都不是很好,但起得早还是会比起得晚精神好那么一点点,而且起得早也可以多做点喜欢做的事,看书、画画、剪纸、养花、学做面点等各种美食、去公园散步、去图书馆借书……样样都比睡懒觉有意思多了。

    睡懒觉是不知道起来要干什么,只是看电视的话,九点和十点没有区别,有了想做的事,就会知道守时的重要性。

    要是有拖拉不肯起床的熊孩子,不必等他(她),直接出门,让他(她)知道,时间从来不会等人,不学会时间管理,就要为不守时付出代价。

                                八

    熊孩子小学时,就开始流行邀请同学到家里参加生日会。

    买个蛋糕,买点零食、水果,大家一起唱唱歌,那种家庭版的卡拉OK,风行一时,说出来别不信,有人用这种家庭版卡拉OK,还唱得很投入很有感情,不比外面KTV的卡拉OK效果差。

    熊孩子长期内向自闭,很少和人交流,请同学来家里玩,不知道要怎么招待人家,不会交谈,只会坐着看电视吃零食。

    熊孩子说,她知道那样没意思,但怎么才能把气氛搞起来,她也不知道,生日会办了一两次就没办了。

    像熊孩子这样内向的孩子,要怎么进行社交活动?完全不跟别人接触是不可能的,八面玲珑游刃有余也是做不到的。

      那在内心还没有极其强大起来以前,就找和自己兴趣爱好相似,想法相近个性差异小的朋友一起玩,避免争论吵架。生日不必开什么派对,请一两个要好的小朋友来家里坐坐聊聊就好了。

      话说回来,不是个性相似就一定不会吵架,要从小就学习尊重别人,求同存异。

                              九

    熊孩子从小爱较真,情绪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小学时有一次老师让大家维持秩序,她不知怎么的,搞得跟同学吵起来,心情很不好。

    我对她说,是什么事情那么要紧?好好跟别人说,别人不听,就算了。有时别人没有听你的,不一定是你错或者他错,往往是两个人都没搞懂对方的意思,跟别人说话要有礼貌有耐心。

    熊孩子到了青春期,更是情绪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个性还不成熟,脾气一上来,谁都不肯让着谁,和好朋友也免不了争吵。

    熊孩子和同学吵架,回家发牢骚,有什么用!死掉算了!

    当妈妈的就赶紧追问,怎么了?谁把你气成这样?就算碰上了大坏蛋,也别气坏自己呀。

      熊孩子说,同学们好冷漠,都不会管她心情不好!她与人为善有什么用!

      当妈妈的劝熊孩子:“话不是这么说的,你与人为善是你的优点,但你不能以你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不是别人不和你一样就是冷漠无情,要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只是每个人善良的程度不一样,不会都去照顾别人的心情,再说,成熟理性的人会自己调整心情,不会总要别人体谅和照顾。”

    认真是好事,但不能走极端,钻牛角尖就失去了认真的意义,认真变成顽固不化的较真,那就太累了。

                                    十

    熊孩子常有心血来潮之举,怎么在让熊孩子收敛任性的同时又不磨灭个性,是很需要智慧、很考验耐心的一个难题。

    六年级下学期的一天,熊孩子晚饭后出去扔垃圾,过了大约一个小时才回来,说想看电影。

    什么电影?《泰坦尼克号》,她不是已经看过了吗?怎么还要去?

    熊孩子说,上次去错了地方,找到对的电影院时,错过了电影开头。

    那现在再过去,也已经晚了,她是想到爸爸妈妈没有看过,让爸爸妈妈去看一遍吗?

    当妈妈的说,“谢谢,不过爸爸妈妈没有兴趣看,而且现在家里来客人了,你跟妈妈一起招待一下,妈妈在这里泡茶,你端出去,跟客人聊一会儿。至于电影嘛,翻译版的再看一遍也没有意思,不如找个时间,妈妈帮你去找原版的来看,还能学学英语呢。”

      熊孩子想了想,也觉得应该这么做,就乖乖地端着茶出去招待客人了。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一味压制和责骂,孩子是不会知道错在哪的,得不到父母理解和开导,他们会更加任性叛逆。要让孩子知道不合理在哪,为什么不能实现,怎么转化为合理要求。

                        十一

    十几岁的熊孩子,谈不上多漂亮,单纯可爱的她,还是有了追求者。

    一两个是专门爱给她起哄闹恶作剧的捣蛋鬼男孩,熊孩子不想理睬他们。

    一两个是学习不好的混混,熊孩子也不想理睬他们。

    对于热心的追求者,熊孩子就有些不定心。

    是喜欢那个人,还是喜欢那个人的追求?

    可能二者兼有吧,熊孩子坦言,看到其他女同学有人追求,有男朋友照顾,会觉得羡慕,自己没人追求没人喜欢,好像显得自己没有魅力。

    当妈妈的说,着什么急呀,这才几岁,就怕没人喜欢啦?把自己发展好,自己优秀了,不愁没人喜欢!

    熊孩子问,喜欢一个人有年龄限制吗?是不是一定要大学毕业工作以后遇到的异性,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对象?

    那倒未必,真爱不一定就出现在适婚年龄,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遇得见,有的人遇见得早,有的人遇见得晚,这都很难说。

    当妈妈的只能告诉她,努力提升自己,把自己变优秀,其他一切随缘。

    人活在世上,能陪伴自己一辈子的,只有自己,不爱自己的人,又怎么指望别人爱你爱得无怨无悔,别太在乎缘起缘灭,好好爱自己。

                        十二

    熊孩子要考大学了,调整好心态努力了十几年,成绩就是没有到优秀拔尖,也可以保持一定的水平,按她的理想,要考中文系或者历史系,毕业以后当作家、编辑、学者、教师、教授,这几种工作都能发挥她的特长。

    亲戚们对熊孩子妈妈说,叫你闺女现实点,读什么中文系历史系,应该读外贸、金融、计算机、会计那样的热门专业,考个技术学院之类的专科学校,出来也好找工作啊。

    熊孩子妈妈不会那样做,那些专业是很热门,在大众眼中的就业保证,但是熊孩子不喜欢,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再热门,再有保证,都不会过得快乐。

    当妈妈的告诉熊孩子,就照你的理想去努力,人就活一辈子,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熊孩子得到爸爸妈妈的理解和支持就很开心,亲戚同学的态度就不去在意太多了。人不必去追求每个人的理解,日子是自己在过的,不是给别人看的,苦乐自知就好。

    经过努力,熊孩子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出发去学校前,她对妈妈说,要是她这辈子不结婚,想独身主义,妈妈会不会也理解和支持?她的理由是,不喜欢和人接触,怕遇不到真爱,就是有爱她的人,她也对经营感情没信心,怕对方家庭不会喜欢她。

    换做其他妈妈,可能会生气地斥责,干嘛不结婚?什么独身主义?别胡闹!结婚生子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怎么就会把你难倒了?别东想西想一大堆没有用的东西!到了那个关口,什么都能解决!要是妈妈也不结婚,搞什么独身主义,那还会有你吗?

    熊孩子妈妈会说,也不需要这么早就限定自己的人生吧,你才18岁,未来的路还很长呢,谁知道你会经历什么?你就放宽心,能遇着跟你相爱的人,就用心对待,像你克服学习上的难关一样,要对自己有信心。遇不着相爱的人,自己一个人开开心心轻轻松松过一辈子,把别人经营家庭的时间精力,用来经营事业,为社会做贡献,也是很充实的人生。

    谢谢妈妈,熊孩子舒心地笑了,她感到有这样关爱和包容自己的妈妈,是人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熊孩子妈妈也笑了,不负这些年的用心良苦,孩子总算长大懂事了。

    写到这里,我多年来心中积郁的结,终于解开了,虽然我的生命中没有这样理想化的母亲,但是我在经历了那么多,迎来迟到的成长以后,能够治愈自己,人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图文来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