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与不器说

子曰:“君子不器”

欲明此理,必先知何谓君子,何为器。此句观之,君子,不器者也。故关键在于器也。

窃以为,人中之器,谓之行当。恰如百官之于国家,炊具之于庖厨,各司其职也。自立国便有,自然也。然大成至圣先师曰:“君子不器”,何故也?惟达形而上耳。

今世之人不然也,庸于器也。君不见,某总,某师,某家,某局遍地,若他人以副职称之,易色也。其人以名号行当立于世,亦受制于名号行当也。君不见官员落马者,一日发鬓斑白也。

然何者为不器?以行当观,司于不同职业者,可谓不器?若仍以角色之名示人见己,非不器也,弃小器而置大器耳。可以能力见之?不可也,能力渐长,骄纵益盛,则一叶障目,不见乾坤也。

文载以道,然作文亦有“质胜文,文胜质”之别。何也?文人之心异也。又观四海八荒,宇宙乃一器也。万物众生皆置身其中,怎可不器!

故知,欲要不器,不可流于形与名,只可明心见性也。

器与不器,看似有别,实则无别。若心怀众生,物我为一,自逍遥于天地之间,何器之有?若生分别心,蝇营狗苟,为一己私欲,纵为一国之君,国民皆为之器,何不器之有?

若只求不器,见陷于器者若生分别心,嗔慢心,骄纵心,则是画地为牢,自隔绝于人民,器也。若生悲悯心,怜惜心,便心生自责,亦困于己身,不得享众生之乐,亦器也。

故知欲要不器,须消利己心、利他性、分别心、贪嗔痴慢等等诸心。后可知,不器寓于器之中,有器才可不器。无不器,物亦不可成器。最终无器无不器,自在逍遥于世,一切无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