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中原大地,有一处人间仙境般的存在,她就是老君山。
老君山静静地屹立于洛阳市栾川县,是秦岭向东延伸的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以雄伟壮丽的姿态,俯瞰着世间的沧桑变迁。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海拔高达2297米。总面积26.66平方千米。
春秋时期,道教始祖老子李耳至此归隐修炼,使其成为“道源”和“祖庭”。北魏时期,统治者建老君庙、修太清观;唐贞观十一年,唐太宗赐名“老君山”;明万历三十一年,神宗诏谕其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
自北魏以来,老君山便成为周边各郡香客朝拜的圣地,山顶的太清观更是始建于北魏,历经千年风雨,依然香火鼎盛。老君山也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朝拜胜地。
老君山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道教的主流全真派圣地,历经岁月沧桑,山上现存的老君庙、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等庙宇,见证了历代香客的虔诚与敬仰。这些庙宇风格独特,古朴庄重,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特别是山顶的老君庙,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老君山与武当山并称为“南北二顶”,世称“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在道教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道教信众心目中的圣地,其道教建筑和文化传承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历代文人墨客对老君山也赞誉有加,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佳作。明代诗人高出曾以“峭倚中天矗,高临五岳尊”的诗句赞美老君山的雄伟壮丽;宋代诗人辛弃疾则用“玉阶不信仙凡隔”来形容老君山的神秘与超凡脱俗。这些诗篇不仅丰富了老君山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老君山的风光堪称一绝。十里画屏犹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峰林竞秀,姿态万千,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
山上的草木和奇石,更显婀娜多姿和鬼斧神工。
草木根植峭壁,随风摇曳,翩翩起舞。
巨石横卧山间,层层叠叠,奇形怪状。
云雾缭绕,山水朦胧时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仰视金顶,金碧辉煌,庄严神圣。
栈道漫步,瀑布飞泻,气势磅礴。
谷中追梦,溪流潺潺,水雾漫漫。
徜徉在老君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老君山,在我心中是一座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