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朋友圈总是些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今儿个跟着这群朋友试试这几道菜,明儿个再被那个朋友带着尝尝海底捞。他不时会来个户外运动,不时还会几人聚成一桌打打麻将。
有一天,我调侃他道:“看你的样子,过得挺开心的。”
他仿佛一下子就明白我指的是什么,说:
“你别看朋友圈撒!”
这还真是有趣。
他接着就说:“我这个年纪的朋友圈,只能是宣扬正能量、开心的事情。你稍微负能量点,会被人说的。”
这下,你肯定会好奇他究竟是多大年纪了,才会说出“我这个年纪的人”这样的话。
他不过二十六,在外工作了一年后,想着再读读研究生,便重新回到了学校。
听完他说的那话后,我脑海里闪过了一句话,“很多人只能看到别人的光鲜亮丽。”不知怎的,我当时就想在后面补充一句,“只能看到,并且固执地选择相信。”
于是,我说,“你说你惨,别人不相信。倒是会说你,身在福中不知福。”
他接着说的话,又提到了年龄,“是的,再加上年龄在那里,不能忧伤、哀怨。这会被别人说不成熟,没有承受力。”
看来,他口中“被说”的前提是:
“年纪大了,还表现出负能量。”
而“被说”的内容便是:
“不成熟,没一点儿担事的能力。”
02
接下来,我好奇地问:“那你平常要怎么排解压力和不开心?当然,抛去你的朋友圈不提。”
他的回答倒是让我挺惊讶,他说自己平时没什么不开心的,因为一般会找开心的事情做。平常生活三部曲便是,吃、跑、看。就这样,他用实际可行的方法努力去做一个成熟的人,来减少别人对自己“不成熟”指责的可能。实际可行的方法便是通过找快乐,来减少负面情绪,减少抱怨的次数。
不是一味抱怨、逃避,而是使用实际可行的方法,这让他看起来真像是个成年人“该有”的样子。就这样,成年人看似无事可忧、无诉可告的“常态假象”,渐渐隐藏在了“快乐”的薄皮之下。
03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一件事儿:我妈没有哪一天是负能量的。印象当中,她生气、埋怨、发牢骚的样子模糊得可怕,像是整个人就缺了这个构成部分。于是,我去问我姐,在她的印象之中,我妈有没有发过牢骚。我姐认真想了想,说没有,她也没有印象。
这可真奇怪哈!
我们俩人在那个疑问后,偷偷观察了我妈几天。结果发现,除了常见的几个“看不惯”:我的东西又乱扔了,我姐又洗了很久的澡,我爸又一次吃完饭就躺在床上外,我妈没抱怨过别的事,特别是她自己身上发生的事。
我就问我姐,“咱妈是不是特别幸运,身边遇到的人和事,都没让她的心情不好?”
我姐想了想,说,“不是,我记起来了。我记得当我抱怨起在单位的不顺时,咱妈就会说,出门在外,哪个容易?这时,我就听到她提起在工作上遇到的一些烦心事。”
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常见的开导、安慰模式:
感同身受法,以我的不幸来安慰你的不幸。
而我妈抱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就只有这种时候,为的是劝慰我姐“谁能比谁容易。”
她会说:“你呀,是大人了,承受能力还这么差,就像才刚出生60天。”
04
过年时,我和我姐要去拜访一位老师,我妈和我爸说要陪我们走一段路,走完他们就回去。
当我和我姐正悠闲地在他们后头闲聊,突然,就看见我爸神情不对地转头,面向我们要往回走。他走到我们旁边的时候,脸色不好看,手指着前方,头也没抬地说:“我家里还有点事。”接着,便匆忙地走了。
我和我姐都有点摸不清状况,还真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这时,我妈也从前头走了过来。
我们就问:“这是怎么了?”
我妈笑着说,更准确点,她是有点哭笑不得:“你爸嫌你们走得太慢了,也嫌我走得慢,这让他很难受,他就气得要回去了。”
我妈接着还向我们一番解释,“你们也知道,你爸就这脾气,在走路慢这事上不大得劲。”听完,我们提议我妈也跟着回去,本来就是我们俩人自己去的。
我妈走后,我跟我姐很没良心地笑了,笑了好一阵后,我说:“没想到哈,咱爸还能憋着火,骗我们家里有事。我差点就信了。”
我姐:“我也以为真有事。就是难为咱妈了,跟着来,还得跟着走。”
05
当我们的年龄慢慢变大,我们就在慢慢学会去做一个大人,一个成熟的人。成熟的人能担事,有承受力,能不遇事就哭、就逃、就抱怨。成熟的人就像是无事可忧、无诉可告。
而大人们,我们眼中没有童年、少年,生来就是成年的大人,则努力在扮演好大人的样子。
原来,你是成年人了,不能表现哀怨。
这是长大了的自己,都觉得不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