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异公子
坦然说,我以前也非常讨厌广告,尤其是电视上的广告。还记得小时候放学了就赶紧往家里冲,你以为我是肚子饿了吗?才不是咧,是为了追剧。小小年纪就追剧,难怪长大的我庸庸碌碌呢!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电视剧唱完片头曲,并不会直接进入正片,而是五分钟的广告,天天在同一时间守在电视跟前,这可能是我做过的最敬业的事情了,所以日更我还是有可能完成的,毕竟我完完整整的打卡了一部长电视剧呢,那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持续了好几个月,以至于我连片头曲和正片之间的广告顺序都记得门清。那时候,一边掰着指头数广告,一边在心里默念倒计时,哈哈,现在想想,有一点可笑,也有一点怀念。
后来,广告充斥在我生活的角角落落,不论是主动接受的,还是被动接受的,甚至有强势推销给我的。长大后每一次的“上当受骗”,都使我“更聪明一点”,但小时候还乐在其中,所以人家说,小孩子的钱是最好挣的。
村子里无趣,村里的人们习以为常。村里的夏天尤其燥热,入了夜还遗留一分烦闷。不知道是谁发现了村子里的商机,一套音响、一个麦克风,几块装饰布,搭成一个简易的唱台,雇两个音准凑合还能带气氛的人,就能进行一场“村落大扫荡”。他们给你唱几首歌,推销几波日用品,你买不买?薄利多销,你买不买?还有节目看,你买不买?那时候有这样的活动,村长都会用村子里的大喇叭广而告之,生怕一个人被遗忘,现在想来,可能是生怕少一个人被“宰”。那时候,但凡是参加了活动,回家的时候,一家人都必定双手不得空闲,大部队的回家潮流里,你几乎看不到空着手的人。小小的我还很高兴很自豪,可能这就是“把你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典范吧!
再后来,广告的样式就更多了,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了说,前几年的微商,这几年的抖音。你是否为微信里全是广告而烦扰过?又是否为抖音的带货转型而愤愤过?
实话说,我曾为微信的朋友圈找不到一块净土悲哀过,但前段时间无意间刷抖音听到的一句话让我深表认同。他说:没有那么多人替你承担了费用,抖音又怎么能供你白嫖?其实任何一个免费平台都是这样,断掉了直接索取的道路,就只能“曲线救国”,毕竟,自古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买卖可没人做。简书,不也是这样?运营团队一样有血有肉,需食五谷杂粮。
从前被“骗”了,总会问候他祖宗八代,会觉得是人家不地道。但是,现在不会了,会深深理解被“骗”里的认知误差,会承认是自己的认知局限了。或者说:对错不重要,每个人有自己的立场;输赢也不重要,看你最在意的究竟是什么。
就像是刘润老师在《底层逻辑》中举的几个例子。①首富的儿子被绑架了,首富却承认是自己的错。为什么?从法律上讲,当然是绑匪违反了法律,但站在首富的角度,是他知道自己的知名度高,却没有加强安保措施,所以是他的错。通过法律途径固然能求得正义,但自己所失去的,假如是自己的儿子,那损失就太大了,是无法用任何东西能衡量的,所以他觉得自己错了,并不是客气。②假如有人在地铁里踩了我一脚,谁的错?我的错。为什么?我可以要求他道歉,但道歉有什么用,如果他耍起无赖和我吵起来,我要和他吵吗?是我的时间太多了,还是我的时间没地方用了?那怎么办?我要说“我的错,我的错。”然后心平气和的走到旁边。这是因为我的时间比他的时间值钱,浪费同样的时间,我的损失大。而“谁的损失大,谁就是谁的错”。
如果商家没有收取你任何费用,你却得到了好处,真的是你受益了吗?小白鼠是不用支付费用的,因为实验者并没有向小白鼠支付报酬。所以,换个思路,付费,就是捡便宜。淘掉了大量不靠谱的人和事,还淘掉了只想白嫖的人。以后,你在捡便宜的时候,会不会多思考一层,智商税究竟在哪等着我呢。
如果有一个产品,各方面都特别好,你怎么让更多人认识你、接纳你?是不是营销最快最直接,铺天盖地的广告,确实能极大的提高知名度。例如:脑白金。而假如这个项目正好是你做的,那你会不会在各大平台投广告,大概率也是会的吧。那时候你再看广告,会不会还有一丝丝自豪?
商家也给了不爱看广告的人出路的,办理会员呀。如果你真的对广告这么排斥,那么买会员就相当于是在捡便宜,屏蔽的广告,就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止一个,而判断对错的角度,至少有三个。除了客观角度,还要讲究证据确凿,以及谁控制出错的成本最低。
终究,自强者万强。
没有人逼着你付费,也没有人强迫你写文,就像是我们新到一个城市,有好人也有坏人,但我们是做好人还是做坏人,选择权不在遇到过的那些好人和坏人手中。你可以不喜欢广告,但完全没必要排斥,那只是别人谋生的一种手段,而不排斥,受益的是自己,没有了心底的厌恶,自会见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