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完昊儿的2篇作文,我感觉整个脑袋都已经空了。
趴在书桌前,看着昊儿一笔一划地写字,时钟在旁边滴滴答答......
昊儿抱怨着,老师布置的作文和小组轮流续写的童话,怎么结结实实地凑到了一块!
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昊儿喊了八百句,我太难了!别说他难,我这个当妈的,写起童话来也是灵性全无,只有些乏善可陈的破旧点子。说一个,否一个,小家伙自我要求有点太高,妈妈看来只能不停地自我进修,才勉强有资格教导。
孩童时代,拥有成长型的思维,总会被认为了不起。反之,长大后,还能拥有孩童似的视角,便更难能可贵,通常被冠以天才之名。
独特,总是这个世界最为推崇的。因为稀少而显得无比珍贵。
昊儿一小时前,终于合上了他的作文本,带着深深的困意,钻到了温暖的被窝。
独特,不是天生具有的天赋,无数个努力的夜晚,才能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平凡,或者也只是自认为的不那么平凡。
我们是否需要一生去抗争这无处不在的、倾刻而至的平凡,还是我们应该平和的、宽容的去拥抱平凡?这永远是个两难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