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一路奔波,一路遗忘,好似未曾改变,又好似一切都变了。
一
记得临毕业前,和老王一起喝酒时,就曾聊过,大概一生中最窘迫的时候就是毕业之后这一两年吧!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专业知识没学多少,工作经验不沾身,还没找到工作就欠亲戚朋友一屁股债,连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还要毕业后自己一路摸索。
还没毕业的时候总想着,赶紧毕业就好了,可以冲入社会,成为社会人士,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在伸手跟父母要钱,啃了父母这么多年,终于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去生存,想想就觉得很拉风。
然而,现实呢?
真正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没想到生存是那么的艰辛,找工作、投简历、面试、租房接踵而来,东奔西跑,开始和摆地摊的摊主砍价,为几块钱在那砍半天,开始计划每天具体的开销。这一切的到来让自己开始质疑自己的生存能力,到底能不能在这个城市生存下去?
和朋友打电话开玩笑说,以前觉得学校700块钱一年的住宿费都嫌贵,在那抱怨学校这不好那不好,这不行那不行的。现在呢,别说一年700了,一个月700的房租都不敢多嚷嚷,700块能租到合适的就很不错了,房租给便宜了几十块都在那谢天谢地,觉得房东真TMD好,人真TM善良。
以前曾想过,即使毕业之后没有工作经验,能力不足,那就先找一份基本适合自己的,先慢慢磨,慢慢熬,工资两千多能基本养活自己就可以了,要求不能太高。然而事实是,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开始两千左右的工资,可是在这个城市生存依旧还是很困难。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是那么的困难啊!原来之前生活中的所有不易是父母在替我扛着!
曾想过毕业后的生活会很艰难,但没想过会这么难,难到连生活都谈不上,只能说是生存,赤裸裸的夹缝中生存…………
突然想到赵雷《理想》中的那几句歌词:
一个人住在这城市
为了填饱肚子就已精疲力尽
还谈什么理想
那是我们的美梦
梦醒后 还是依然奔波在风雨的街头
有时候想哭就把泪 咽进一腔热血的胸口……
不知什么时候就爱上了民谣,也许是因为民谣里面总有太多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总能照出现实的自己。
二
来来往往,生活在平行时空里的我们,共享同一片蓝天,共用同一个时区,却被岁月风化成了不同的模样。
记得以前最喜欢玩企鹅、企鹅空间,从开始注册之后就一直在玩,喜欢在空间里面发表说说、心情还有生活的各种琐碎,好友间相互留言、评论,好像大家都很喜欢这样玩,企鹅一度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直到后来有了微信, 又开始流行微信朋友圈,微信一度又成为生活必需品,朋友圈晒生活、晒自拍、晒美食、晒旅游、发广告、熬鸡汤,写段子。无处不微信,无处不朋友圈。朋友圈里好像大家都过得挺好的。
而后呢?人来人往,好像一起都在改变。
和朋友聚会聊天时说到,现在的人都是怎么了,怎么都变的这么快,之前活跃于企鹅空间、朋友圈的人怎么开始变得低调了,群里的话痨怎么都开始潜水了,而之前一向低调的人却开始活跃了起来,做起了微商,开始在朋友圈各种霸屏、熬鸡汤,不是高广告就是各种生活照。几个人抛出一大堆疑问,大家都是怎么了?大家都经历了什么?怎么说变就变?
变与不变,似变又非变。
一切好像又开始恢复以往的平静,企鹅开始被冷落,微信朋友圈也开始变得一片死寂,只是偶尔看见一些热点评论和分享,大家好像又开始忙的无影无踪,人间消失了一般。
慢慢的,我们开始觉得总发朋友圈的人太闲,觉得每天自拍的人自恋,开始觉得鸡汤有毒段子庸俗。慢慢的,开始抵触朋友圈里任何性质的内容,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甚至关闭朋友圈。有时好像发朋友圈,成为了一件需要思量再三的事情,发之前还要考虑一下发这条朋友圈会有什么影响。
或许是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容易,明白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贫穷还是富贵,都会有烦恼,都有无能为力的事情。于是,我们接受了这种无能为力,并且把它压在了心底,我们都是这样,越来越不想把自己的脆弱、偏执展示给别人。有时在朋友圈里发着段子打着诨,看似活得一个比一个开心,一个比一个潇洒,但实际上呢?网络那端的自己,发着段子时依然面无表情。不想被别人察觉,我们以为不被别人知道,就会活得很好。我们以为多发一些开心的话,自己也能自欺欺人。
成长的过程,就会习惯性地把自己最坏的一面隐藏起来,将自己好的一面露出,甚至更加愿意在别人面前扮演完美的角色。躲在那些自己营造的开心氛围内,独自度过高压的日子。那些四下无人的难过,那些深夜失眠的辗转反侧,那些不开心的情绪和想要发泄的心,都被后来的我们埋藏在心底,放在一个谁也看不见,谁也不知道的角落里,慢慢的等它被风干。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们?
《老男孩》里面有两句歌词这样写道: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
匆匆渐行渐远
………………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
改变了我们模样
所有的一切大概是因为生活吧!毕竟为了生活大家都这么忙,能不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