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与逻辑

很多人喜欢听拆书,也就是把一本厚厚的书,用一二十分钟时间迅速讲完,庖丁接你会一样把书里的骨架和最核心的内容展示给人看。

得到上面也有很多听书,跟拆书差不多,把一本书压缩压缩再压缩,让你几分钟就能获得读一本书的收获。

可是,这样的速成读书方法,真的能过速成,真的能够得到读一本书一样的收获吗?

之前一直觉得这样的方式有那里不妥,而且我自己试过之后对听书或者拆书的内容,总是在脑子里过一遍,留下一个“这本书我知道”或者“这本书我看过”的印象,但是真正里面讲的什么,或者讲到的方法和道理如何运用,真的没有概念。

我不知道这里面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像樊登读书会之类的节目很受大家欢迎,一年听365本书,多好。不过听了好多这样的节目,书还是没有记住。

今天听《东吴同学会》,吴老师讲的道理,我才找到这样的问题症结。

他说我们国人太善于总结,就像达尔文费劲千辛万苦得出的《进化论》,我们用八个字就能概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小学生们背的乘法口诀,虽然能够给小学生的运算带来很大方便,但数学毕竟是数学,不是语文背诗词。背会了口诀,知道九九八十一,但是等号两边的逻辑关系却很难搞明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不太好了。

同样的,我们听读书节目,一个人在台前带着你解读一本书,用极其言简意赅的文字和语言,把一本书展现在你面前,但这毕竟不是这本书的全部。

就好比我们要了解一个人,没有见过真人,获取到的只是身高体重性别性格特征,充其量有他身边的人讲的很多他性格特点的事例,来诠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但获取到这么多的数据和材料,就真的了解这个人吗?

我看未必。

同样,读书也是这样,一本书系统的读完,会搞明白书里各种观点的来龙去脉,懂得书里讲到的道理的适用范围,这样才能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得到指引,这样的效果,通过听书和拆书,应该是达不到的。

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喜欢跟着人拆书呢?

还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谁愿意花时间去翻一部大部头,不够费工夫呢。而且听书这么快,看见别人读的某本书,可以轻松的告诉他,这本书我读过,里面讲的什么什么什么,多有面子。

可是,还是可是,时间是不会骗人的,把时间花在哪里就在哪里收获。花费很长时间读完马克思的《资本论》,我估计很多同类的书就不用再读了。

而且自己研读出来的结论,比别人讲给自己听的,收获要大得多,毕竟你是花费了时间和精力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育红班:拆书帮针对新晋三级拆书家开的小灶,类似于三级名人堂的幼儿园,或者说拆书帮的黄埔军校,由May姐和真姐执掌...
    任映阅读 5,515评论 1 14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10,842评论 3 13
  • 看过一个微博视频《虚伪的你》,朋友圈的“你”是个晨起依旧美丽的女孩、是个早起骑自行车爱锻炼的男孩、是个爱喝健康饮料...
    鳕零kelsey阅读 4,558评论 0 1
  • 我有很大一个梦想,但我从未启齿过,我怕它只是一个梦,逗乐了别人,所以我一直在路上,路上有许多与我一样的追梦人,我们...
    爱玩的鸟阅读 1,365评论 0 0
  • 【执子之手】2017年12月25日 璨璨+Tina 小小书语者 Day49 1、妈妈开始读《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
    cancan妈阅读 1,0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