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2岁了,为了减轻家里长辈的负担,决定将他送去早托班。
但是已经送去了早托班一个月,每当早上送儿子回早托班,问他去不去,他总是说:“朵朵不去幼儿园”。但当我背着袋子准备出门的时候,他又哭哭啼啼的跑过来,“去幼儿园,去幼儿园”。
问他为什么不要去幼儿园,他就说“怕怕…”,那怕什么呢?“老师……”
今天老师又发视频过来了,看到其他孩子开开心心的跟着老师扭扭腰跺跺脚时,朵朵却静静的瘫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一脸茫然,时而拽着自己的裤子,时而揉揉眼睛…
每当看到视频,朵朵的漠然无语,都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一种格格不入又不想融入的既视感,写在他脸上的是一脸的不开心和不愉快。他还没到能过集体生活的时候,即使他在幼儿园是那么安静的坐着…
但是,为什么每次我出门,他又要跑去抱出自己的小书包,嚷嚷着要跟我一起出门呢…?
也许幼儿园对他来说唯一值得开心的事,就是跟我手牵着手一起走去幼儿园的那段路,在路上我会跟他说说话,时而跟他找车底下躲着的小猫,时而跟他数天上的云朵,时而陪他看路边悄悄怒放的野花,跟路上的爷爷奶奶打招呼…我和他一起做着各种各种无聊的小事,而每当看他展露出欣喜的笑脸,我也就心满意足…
然而,并不是只有开心快乐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事情,人总要学会成长和面对,如果一直跟在身边,就会忍不住给他包办很多事情,久而久之,独立的自由,也会在被家长的溺爱中无形的扼制或者延迟。
有时候,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让他去面对小集体,反而能加速他的成长。曾经的他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然而经过入园的一段时间下来。他可以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了。即使吃饭的时候还是不规矩老实,上厕所还要半推半就,但是,即使是小小的成长,依旧值得父母的欣喜不是吗?
即使我每次打开新视频,内心依旧会挣扎,因为,我不想看到他的表情,我怕一心软,就会跟朵朵说,我们不要去幼儿园了好吗?
相反的,当我下班在家,当我陪他睡觉,当我送他去陪伴他的那些短短的片刻时光中,我将我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尽情的展现出来,努力教给他我所知道的。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爱,让他知道,在他身后有人看着他,保护着他。让他更勇敢的向前走,在成长的路上,他从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