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宝回家开始,吃好饭,他去玩了一会兔子,感觉兔子在,他更平和些了(可能是学会了陪伴)给小兔子喂食,装水,太积极了,看来还是有照顾人的潜能的。
我感觉每天晚上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催事员”,“快点,快点,已经6:30了,去写作业,要不然又要很晚睡觉了......”小宝也是随着催促声,惯例地走进书房。
过来20分钟跑出来,“妈妈,我作业完成了,就只有不会的没有做.....”
“你就是不肯认真思考,一会儿进一会儿出的,你能不能安静的考虑一下?”
(反思:此处还是在惯性思维层面,带着评判,还有些不耐烦,直接冲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听了这话小宝一句话都没有说,然后安静的坐回了书房,目无表情地看着作业本,看起来走神了。(他有些为难,有些疑惑,并且有些胆怯)
我也靠近看题,拿出草稿纸,让他念一句题目,画一个图,引导他做了一题,剩余的就自己按方法去做题,速度很快就把难题解决了。
“你通过自己多读题,找到方法,并且自己很轻松应对了难题,你感到很开心,很意外吧?”
“是的是的,我很有成就感!也很欣喜,还有些怀疑自己,怎么会做这样的题......”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作业完成开始催弹琴,钢琴老师最近也表扬他有很大进步,他自己也还算自觉,也能慢下来去跟着节奏走了!
催完钢琴催洗澡,催完洗澡催睡觉......每天都在快点中开始又在快点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