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传: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自小才思敏捷,下笔辄就。14岁就被当时的著名文学家名士蔡邕人物月旦评为“神童”。名列“建安七子”之首,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其为“七子之冠冕”。诗文风格描写现实,慷慨悲凉。尤善赋,其中《登楼赋》最为有名,有《王粲集》传世。
七哀诗•西京乱无象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译:因为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作乱,纵兵劫掠。造成西京长安一片混乱,人民困苦不堪。
评:开篇总写一个纲目,并说明造成乱象的缘由。如劈头棒喝,继之娓娓,提契后来,融之观感,寓其态度,铺垫深妙。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译:中原如此战乱频繁,国家残破不堪,我准备去南方,荆楚虽然是蛮荒之地,但身处乱世,也没办法,先去拜访皇室宗亲的荆州牧刘表,看看他那里有什么合适的事情做。
评:承上启下之笔。满满的中原人自豪感,瞧不起荒蛮的荆楚之地。不过,荆州牧刘表也是割据一方豪杰,你这名士派头倒是挺足的。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译:亲朋好友来送行,因为前途渺茫,大家一片悲哀凄凉,就像生离死别一样。
评:从局勢的日渐危急,转到诗人窘迫感和行止打算,在这里终于付诸行动了。亲朋好友送别的场面,画面感十足。诗写到此,镜头感也十足,读来如随从诗人而亲见目睹。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译:一路上庄稼树木房屋啥都看不见了,只见道路两旁堆满了森森的白骨,暴露在苍茫的原野。
评:又来一总写。读之若自然分割,品味功效如同首句。乱世兵隳,自然观感不好,心情很差。无所见,言太平盛世不见,惟见平原白骨之战乱。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译:走了很久,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饥饿妇人,她把刚出生不就的婴儿丢弃在茅草丛里,掩面哭泣着依依不舍就要离开。
评:诗人把镜头从远处的平原拉到不远的路边,看到一出人间悲剧在上演。驱马上前看看去,那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妇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孩子丢在草丛里?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译:孩子在草丛里大声哭号,这妇人听见了也不回头,只是撕心裂肺的大哭,我问她怎么回事?
评:如舞台剧开始,诗人寻哭声找到本诗女主,
看她凄惨哀伤,于是问她缘由。先见妇人弃子,再见妇人撕心裂肺地号啕大哭,引来诗人的疑问。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译:她抽泣着回答,下一刻我也不知道身死何处,哪里还顾得上我的孩子啊?不丢孩子,我母子俩都得活活饿死啊(放在这里,也许还有路过的富贵好心人,把孩子捡了去,给他一线生机)
评:妇人絮絮细说弃子缘由。诗人总结出来,问答过程不须赘述。不费笔墨,精炼就好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译:我不忍听她把哭诉的话说完,(私度,丢下一点随身带的干粮)连忙哽咽着掩面打马飞奔而去。
评:听完妇人的诉说,打马如飞逃也似的走了。不是不忍,是对人道沦丧的绝望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译:我登上汉文帝死后葬的霸陵,回过头去看长安。这辉煌强盛和平安乐的“文景盛世”这才过去多久啊,天下又如此大乱了!
评:看来这悲剧就发生在京都长安附近。荆州在南边,所以登霸陵南岸。回首云云也照应了前文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译:我这时突然明白了诗经《曹风·下泉》,那里的人们是多么的渴望和平与安宁,没有战乱的生活啊!想起现在这战火纷飞的混乱局势,我心里想,结束这一切,还老百姓以太平盛世的“明主”,你又在哪里啊?
评:途中所见,踽踽独行,边走边沉思。乱世里,俺们都是曹县人啊
赏析:诗人看到曾经繁华无比的西京长安,在乱臣贼子董卓及其部将李傕,郭汜等的烧杀抢掠蹂躏下,一片破败乱世景象。他准备逃出长安,南下荆襄去投奔刘表,希望辅佐这位皇室宗亲,起兵平乱,结束这乱世加诸黎民百姓的刀兵之苦。在路上,他看到一位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农妇,亲手抛弃自己孩子的人间惨剧,“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他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而自己又无能为力。也不知道自己要去投靠的刘表,是不是像汉文帝那样的“英主明君”?来结束天下战乱,还老百姓以太平。前路茫茫,心里变得十分悲伤。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使用长焦镜头,描写叛乱兵屠杀无辜百姓的凄惨情状。表达了诗人对军阀豪强视民如草芥的强烈控诉和愤懑的心情。
“饥妇弃子”的事件,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母亲,万般无奈地抛弃掉自己的孩子,这一人间惨剧在自己眼前发生,对无辜黎民百姓的悲惨生活现实充满悲伤的同情和无力感。
霸陵和下泉两处用典故,期望着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赶快出世,平灭叛乱,结束战争,给老百姓带来天下太平的安定生活。
全篇诗歌分三个部分,记叙加议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批评和对叛乱者的无情鞭挞,对劳动人民表达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和关怀。期待“明君”救世,是诗人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