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
每次吃饭时,女儿总喜欢放一些短视频佐餐,政治和财经类的比较多。今天,某网站给她推送了一条北京八中少儿班的采访,因为有着共同的记忆,我们很认真地听完了整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刚读完五年级的小女孩,住得离我家很近,几个月前通过了八中少儿班的考试。小女孩和她妈妈分享了她考少儿班的经过,也讲了一些细节。
跟随她们的讲述,我们又一起回到了十年前的八中的体育场外,孩子在里面参加少儿超常班的选拔赛,我和她爸爸在人行道上来回踱步,展望着孩子美好的明天。
如果被录取了,她将直接进入少儿班,用四年的时间修完从六年级到高三的所有课程,14岁上大学,18岁大学毕业,再来个硕博连读,估计秒杀99%的全国学生。
有家长问我们有没有上考前辅导班,我们大眼瞪小眼,还有这个啊?根本不知道哎。丫头当时只说要参加考试,没告诉我们还有辅导班啊!兴奋劲儿立马泄了大半。
考试结果出来,孩子没考上,语文、数学、思维都是A,唯独逻辑拉了后腿,女儿很是难过了几天。我们宽慰她说:“没关系,相比那些上了辅导班的孩子,你已经很优秀了。”
小升初时,女儿说副校长鼓励她考三帆,那可是市重点啊!为保护她的积极性,我们说那就试试呗。家长会上校长说填志愿要量力而行,学校已经多年没有不通过占坑班进三帆的了。我们打酱油的心又没法淡定了。
别说占坑班了,除了学校要求的奥数班和她喜欢的古筝、舞蹈课,她连补习班都没上过。
她上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她和同学的关系好,带动了几家家长也打得火热,节假日互动不断。但没多久,就因为孩子们时好时坏的友谊和家长们暗暗攀比的原因出现了不愉快的音符。与老公孩子沟通后,我们和那几位家长断了联系。一直到高中毕业,我家都是两耳不闻别家事,坚持走自己家的既定路线,只拿自己孩子的现在和过去作比较。
那年7月的一天,我和弟弟坐地铁到郊区,收到老师的通知:因丫头五年级下学期和六年级上学期的成绩在区里名列前茅,被推优进了三帆。我在车上忍不住跳了起来,引来众人的侧目。
初中进了牛校,她觉得自己好垃圾,英语最惨,因为家庭矛盾没有写暑假作业,入学考试三十几分;自觉数学不错,可是同桌还是全市奥赛冠军,碾压她好几条街。
萎靡不振了一阵子,突然有一天,她迎来了她的高光时刻:作文进了校刊;古诗文在区比赛中得了奖;硬笔书法得了全市第三名。这些给了她很大的鼓舞。曾经,她爸爸逼着她每天背一首古诗文、每天练一篇字,她强烈地抗议过,认为大大地超纲了,但抗议只会赢得更多的作业。小学毕业,她已经在我的陪同下背默完了从1到12年级的古诗文和古文观止之类的长短篇。
尝到了厚积薄发的好处,她爸爸征得她的同意,给她买来从初级到高级的英语课本,每天跟读、背诵和默写原文,从初中到高中,除了课文,她还背完了大学英语专业的教材,这些经历,在她后来考雅思和ACT时帮助极大。
高一下学期,她突然想去国外读大学。于是我们又开始陪她查资料,考雅思和ACT。高中三年,她除了备战高考、还要做义工、选大学、写文书、发申请、参加各种考试和面试。当接到NUS的录取通知时,她正在填暑假实习的入职材料,我在酒店大堂等她时不禁喜极而泣。
她的缺点一大堆:爱睡懒觉、拖拉、脾气不好爱较真、说到美食就两眼发光,必食之而后快,简而言之,就是好吃懒做脾气大。我曾经老是笑话她:跟别的学生比起来,她既不优秀,也不努力,虽然她一再强调她很努力,并且希望我们真诚地相信她很努力。
现在,女儿已经是大四生了。每个寒暑假,她都会去实习,她的简历越来越漂亮,收到的OFFER也越来越多。看到她那么“压榨”自己,我真的很心疼,常劝她不必那么拼,在我看来,她比很多的同龄人都优秀。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很纵容她:她不喜欢上课外班,那就不去,反正她爸爸可以教;她玩的时间太多,以至于约不到玩伴,因为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跟她一起浪费时间;她不喜欢我和任何家长走得近、也不喜欢我参加任何家长群或是家校群,那我干脆连班主任的微信都不加,这样我们家就很少有“别人家的孩子”;她考得不好,我会抢在她之前说:下次,下次肯定会考好。这句话贯穿了她的中学时代。
因为对她期望不高,学习的事尽力就好,所以当她拿到名校的OFFER时,我都有种赚翻了的想法。但是对于孩子的品性,那要求就多了点:比如一定要尊敬老人、一定要谦逊有礼、一定要言出必行,一旦发现某些细节偏离轨道,绝不宽容。高中毕业前,她班主任说:“希望同学们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正直、谦虚且有礼貌的人,这一点,大家可以向RUI同学学习。”当丫头转述这句话时,我将她的班主任引为知己。
她常常感慨爸爸的严厉和妈妈的佛系。的确,我们有太多的小秘密:每天背书时的宽松政策,背完了我会告诉她爸爸说她今天进步很大;老师打电话说她不做作业我帮她开脱,说是她的强势爸爸布置的作业太多;班主任说她有早恋倾向时,我告诉老师男生的名字,说他们是好哥们;高三时多次编瞎话代她请假去香港考试;我和老公吵架时她会劝我先忍耐,积蓄力量,在自己强大之前不做无谓的牺牲。
从小学到大学,她很喜欢自己拿主意,只要不过分,我都是全力支持,她的大小事情都愿意跟我分享––她的喜悦、她的烦恼、她的初恋、她的实习和工作。
最近,她看好了一个项目,想创业,说是趁年轻、有冲劲,就要拼一把,不给自己留遗憾。看了她的市场调研和项目计划书,我决定做她的同盟军,先不告诉她爸爸,等做起来了,再给他一个惊喜,倘若失败,那对他就是个秘密。
我一直认为自己很渣,没有工作、不会教育孩子,直到有一天,她跟我说:“您的乐观和正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在我抑郁严重的时候,我总告诉自己,为了妈妈,我一定要好好地活着。”
原来,在孩子眼里,我也算是个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