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的青春曾被哪部电视剧所感动,我绝对会说《金粉世家》。如果还有第二,那一定是《大明宫词》,有太多人把最美的样子留在了这里。
他,金燕西,享尽父母宠爱的金七爷,活脱一个贾宝玉,口头禅是“我说过的话什么时候变过?”,对下人友好,向往一切与自由有关的东西。
他从不在乎阶级,因为他已站在阶级的顶端。
她,冷清秋,那时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学生,才华横溢,十几岁的年纪,初露峥嵘的新式思想,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还有不可或缺的一点,就是她的美,“雪白的皮肤,俏丽的鼻子”,沉静从容,默然孤寂。
那晚,漫天飘着书卷,他的车经过,她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的每一张纸,像拾起秋天里的每一片枫叶,回眸的一瞬间,他突然就痴了,怔怔停在那里,等到回头,她已经消失在路的尽头。
这样的一个女子,像吹进他浮华堂皇生命里的一丝清风,在头脑没来得及思考之前,就不可自控的向之飞奔而去了。
他费尽心思的找寻一切她的影子,竟真的在花店见到了她,她低头看百合花时,娇憨浅笑,温柔无限,她面对他时,又不卑不亢,漠然冷静。
那天,他冒着大雨一路追过去,在看到“冷宅”的那一刻,开心到歇斯底里,那是他人生中最单纯得意的时刻吧,爱情也似一场倾盆大雨,即使全身湿透也满心欢喜。
冷清秋的名字,和《雨铃霖》搭配得完美无缺,而那一年,我也刚好喜欢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清冷冷,明净里带着一股风骨。董洁演得清秋温婉素净,美得不动声色。
秀珠也美,另一种姿态的美。美得娇生惯养,又很坦然。
时隔多年,偶然翻到一篇评论,在讨论到底金燕西到底爱不爱冷清秋。吃惊的是,多数人选择的是,他不爱她,他只是喜欢新鲜感,他追求她的方式只是一切用钱可以换来的方式。
是真爱么?也许只是仰慕对方身上的未知世界。因为天差地别成就的爱情终究也被现实所打败,激情退却后随风飘零,可能她要的只不过一杯温水,而不是燕西这杯烈酒。
可是,难道不是美好的爱情么?他为她,找遍了整座城,买下她家隔壁的房子,种满她最爱的百合花,到她的仁德女中当老师,亲近她的家人,赶走潜在的情敌,收买她的朋友们。在这追逐的过程中,他也成长了。从随心所欲送人一堆上好布料,到百般谋划只为送她一双好鞋。他的眼睛始终炽热的注视着她的一切,她的样子,她的背影,她窗口的灯光,她的每一次低眉浅笑。我宁愿相信,是因为爱,所以喜欢一切可以跟她产生关系的事物。
那时,我还买了原版书,才发现改动较大,才发现书里的文字并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可我依然喜欢这部剧,像喜欢里面纯真的八妹,喜欢柔弱又善良的小怜。
不管是豪门还是寒门,你不能指望一个爱意正浓的男人,你要指望自己的价值。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风。
风起后,我分明看到躺在一片向日葵花海中的他们,看到学校里燕西张开双臂降下的条幅,看到他们婚后的第一个新年一起看烟花,看到他们第一次吵架,以及,看到那一场大火,看到他失魂落魄的跪地呼喊她的名字,看到他抱起她留下的物件,看到最后在车站的擦肩而过。
犹记得清秋那句:“我们是不一样的人,就像我家的葡萄藤开不出百合花一样。”燕西听了,硬是在葡萄藤上绑满了百合花。
打开屋门的一刹那,一道白光照耀着她的脸颊,那是葡萄架下无数朵随风摇曳的百合,他转过转角出现在她的面前,他们急促地走近,在花架下紧紧拥抱在一起。那一刻,我相信他们是幸福的。
因为爱,葡萄藤上也可以开出百合花。这句话秒杀了多少偶像剧的玛丽苏台词。多年以后,悲哀的是,人们说,那不是因为爱,是因为钱。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南来北往的滚滚车轮之下,碾碎的是他们天长地久的幻梦。他们冲破了门第的藩篱,越过了性格的鸿沟,打碎了千万般不可能,却终于止步在了宿命的绝境。
从简单的校裙到高贵的旗袍,再到素雅的黑纱,冷清秋始终独守着一滴没有流出的泪。
她小心翼翼地在大家庭里过着自己的生活,却不能够阻止风云变幻、大厦倾颓。
“然齐大非偶,古有明训,秋幼习是言,而长乃昧于是义,是秋之有今日,秋自取之。”读罢清秋的辞别信,忽生感叹。说来最后,她还是觉得她出身寒门,高攀不上他。
一场欢爱,如花似锦,终于消于无痕,形迹不存。不一样的人是不会在一起的,却成了永恒的谶语。
这场爱,终还是开始于一个回眸,结束于一次虚妄的对望。
可眼神之中,又怎能写尽过程的悲喜,一切的一切,不过是繁华过后的一场剥离,或升华,或淡出。
她也慢慢地沉默下去,像一首残诗。
如果你能让她降落,天空如自由无尽头
宁愿是条船如果你是大海
就让她漂流在你怀中
他让她降落了,但还是没有抓住她。
西郊芳草年年绿,多少游人似去年?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