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2)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周三来到医院,先去门诊找王教授,这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应该是国内父亲这种病的权威了,老人戴着老花镜,手里还拿着放大镜,仔细地看CT片,我们不敢开口发问,紧张地盯着老人的嘴巴。十几分钟,老人缓缓抬起头,也许医生就是这样,永远让病人及家属看不透其表情和心情主张。“去介入科吧,我给你们联系吴教授……”

据说这里是亚洲最大医院,病房的角角落落都是床和人,走廊亦无落脚之处。人满为患,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医院病人差不多是混搭着住,父亲住进了三病房,标准应该住四个人,却加了四张床,医院忌讳4,父亲的4床写成3+1床。

走廊上遇到了三年前的病友,他们有点像老友重逢,紧紧握着手,“又见面了!又见面了!”言语之间,泪光点点,有点活着的庆幸。他们拉拉杂杂聊了好久,护士催着打针,才回到各自的位置。

三年多了,很多时间在医院陪护,看多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选择性的忘了病房忘了呻吟忘了父亲的病友,只是不想百感交集,而在此时,无可抑制地泪流。

3加2床是个患食管癌的老人,一年里先是下了支架,半年后癌细胞蔓延至管口,老人又不能进食,这次手术下了胃管,老伴一日三餐买来食物、蔬菜、水果打碎,通过管子打进胃里,旁人看着感觉麻烦难受,老两口却乐呵呵地,“这是个烧钱的地方,我得吃好喝好,赶紧好起来,给俺儿子省些钱”。所有人都笑了,在这个花钱以万为单位计数的地方,谁也不愿多呆。

昨晚,一个病人突然昏迷,医生宣告不治,家属哭求再给治治,被医生打断说,趁着还有一口气赶紧回去,不然,运尸是犯法的……我们七手八脚帮着将病床上气若游丝的人送到楼下,家属说,谢谢,再见。这鬼地方别说再见!

一位陪床在电话里说太辛苦,顶半个护士,得不停地看挂在头顶的输液瓶子,地方小得放不下板凳……躺着的一床,40多岁的男人拍着床栏说,别喊累,躺上来就知道,累比生死难料好得多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苦难的意义——疾病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第一章、病兆初现 2013年1月,春节将近,人们忙碌而喜悦。南方的冬天并不寒冷...
    王再春阅读 6,380评论 0 2
  • 每一次失去好像对我没什么。。。。 猪头
    习爱阅读 2,241评论 0 0
  • 在东浦公园写诗 山田耕夫 羞答答的东浦公园 如同 多情的姑娘 微笑中 迎着游人的心跳 绽放着 如诗如歌如美人...
    兴安居士阅读 708评论 0 3
  • 我是传说中的天堂鸟没有翅膀却必须终生飞翔没有双脚所以无法栖止渴了便以空中湿气为食饿的感觉却从未领受 我坚定地认为这...
    拓桑阅读 4,765评论 1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