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对我的评价是,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和做事的专业水平,但却缺乏成功的最后一公里。作为一个局外人能这么评价我,也是给我一个提醒,我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缺乏完成成就最后一公里的能力,这个是很令人沮丧的,我自认为还算是一个坚韧的人,一个耐得住寂寞并努力的人,但问题出在哪里呢?那最后一公里的拼图如何能够完成?如何不留遗憾地达成呢?这个是值得我需要深思的事情,如果能够解锁这个难题,我想,我还有机会完成自己的夙愿,完成人生中目前感觉遗憾的事情,也给自己的人生画一个还算圆满地句号。总结一下过往的经历,不能说我没努力过,但很多的失败没有给自己一个改命的教训,重蹈覆辙的努力都是白白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尽管也有些许收获,但显然没有达成自己心愿,细想起来是否有如下的不足?

专业能力问题。显然,在我这个年纪不可能象年轻人一样拼体力和精力了,方向一定是自己几十年工作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人脉资源。想起来自己几十年对专业的钻研,似乎还没有怎么落后,还在技术的前沿,具备接受新技术挑战的认知能力,也不保守于自己的思维局限,这是优点,也有短板,选择奋斗和努力的方向就变得需要研究了。努力的方向很多就是没有方向的努力,盲目地释放自己的综合资源而不加选择地聚焦于某个领域,即便对行业很熟,也不能多面出击,而必须选择行业前景较好的领域去深耕,去播种,去寻找机会,这是需要自己定位自己创业的方向。

人力资源问题。挖掘合作伙伴,整合人力资源是我一直没有做到比较好的事情,顾此失彼地讨好感觉自己需要的人才,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建立在利益同盟的基础上,才能把人力资源发挥到一个较好的水平,尽管前期的风险自己可以担当,但一定得给合伙人或合作方足够的盈利空间,让自己的短板得已补缺。这么说来,自己有一定的系统技术素养,但具体的完成需要多方面的人才能实现,自信在技术方向上说还是可以的,这并不是说自己就可以身先士卒地去做,要有自知之明,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很多细节的拼接,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得了的,需要各个方面人的补缺,但这里有个困惑的事情是:没有资金如何吸引志同道合的人?答案是:选对方向,努力表率,持续给予对方前行的动力。我们可能不能用金钱买卖人力,但我们可以让未来的机会给人奋斗的目标,这不是鸡汤,这需要执行力,需要人格的魅力,需要让别人看到你的价值,还要让别人能够用到你的价值,别人的价值才会体现。

人脉资源问题。说白了就是市场的开拓问题,需要有足够为你的目标埋单的人为你吆喝,为你呐喊,不是你每天去胡吃海喝的应酬,也不是奴颜婢膝地乞讨别人的恩赐。这里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财散人聚,不以物喜。

最后一公里需要坚守,不是你一个个坚守,需要一个团队坚守,一个能够把各种资源配齐的团队成员认同的坚守,但切不可让人看不到希望,或者说希望不能达成。要让人看到信心,体验到阶段性的目标,可以放任天马行空的欲望释放,但也需要有收放自如的阶段性目标达成。

最后一公里需要的是人品,需要的是执行力,需要的是雷厉风行的行动力,需要的是忽视鸡毛蒜皮的纠结,需要的是高风亮节的大局观,需要的是能够为目标赴死的担当与责任感,需要的是能忍别人不能忍的荣辱观。

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达成自己愿望的时候,要么放弃自己的愿望,降低自己的欲求;要么找到能给给你愿望达成能力超前的人的支持和帮衬,这个人就是你需要感恩的贵人,一定不能依赖,但需要让人感受你的诚意,感觉到帮助你的价值,感受到他做这件事是值得的。

当然,最后一公里的达成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机会和环境的适应性也是需要去研究的,认知上达不到的话,一切都是不可能的,看似一公里的距离,实则是十万八千里的遥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