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可可妈妈问:“外婆好久回老家啊?你们端午要回去吗?”
“过了端午节回去,具体时间还没定。”
“嗯,要送外婆回家?回去之前,要不要过来看看?”
……
下来小乙征求老母亲意见,要不要去省城走走,看看府南河水上的龙舟,寻找二十年前的记忆。
“去走一走肯定好啊,这腿走不动了,不晓得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过来?你要上班的嘛,没人带我去。”
小乙听着心里发酸,不识字的老母亲,年轻时还是多能干。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为了大家和小家,没日没夜操劳,肩挑背扛手提,脏活累活重活没少干。等上年纪了,条件好了点,各种病痛折磨,还要照顾行动不便的老父亲,特别是口罩三年,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挺过了三年口罩,都以为会好一点。谁知去年底,老父亲突然离去,一个电话,短短几分钟,老父亲没有等孩子们。寒风刺骨,比不上老父亲离开的冷,因为此后,再也不会有人说:“生日不用回去,端午节也不用回去,好好上班,事事如意。”
每年五月初一,是老父亲的生日,不管何时打电话,老父亲总是让孩子好好上班,不用回去,来回辛苦,还浪费钱。然而回答得好好的孩子们,到了初一或端午节,总会找一个时间回去看看。
有时候,因路上堵车,到家晚了。踏进家门前,看到老父亲那湿润的双眼,望眼欲穿的神情,哪有父母不愿意孩子回家呢?哪怕嘴上说得多无情,心里却一个劲盼望着,眼巴巴地希望孩子们多回家看看;哪怕就是坐在那里不说话,只要看着来来回回走动的身影,老父亲也是是满眼欣慰。
老父亲走了,老母亲也八十一了,没有了照顾老父亲的牵挂,老母亲答应出来走走。对于腿脚不便的老母亲,能出来一次不容易,所以当老母亲说想去省城走走,因为小乙上班没法带去时,小乙的心也隐隐作痛。
可可妈妈周末休息,近期将去西安常驻。小乙工作日休息,周末和节假日上班。这就是老母亲想去省城看看,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矛盾。
小乙在想,有几个方案参考:一是周末请假,带老母亲去省城走走。二是约个顺风车,请老姐带老母亲去省城走走。三是看可可妈妈的年休假,小乙工作日休息时,带老母亲去。困难是暂时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工作日,小乙趁店里没人,请保洁大姐把地板脏的地方排一排,自己则把展台积攒的灰尘擦擦,正在忙碌着,一声哈喽,提示龙哥到了。龙哥说他两天没到店里,端午节安排场馆还没发出来,正说着,消息来了,龙哥看了看,说了123安排,让小乙端午节休息。
这下好了,直接参考方案1,还得看看可可妈妈的安排。
“好久去西安?端午休几天?回不回老家?”
“还没定,可能节后,休三天,不回。”
“那到你家过端午节。”
“好久来,你休假吗?”
“10号休息, 外婆来了一趟成都,想看一下。”
“好呀,好呀。”
“那我们10号到你家过节。”
“要得。”
预约成功,老母亲的心愿,基本已经满足。老父亲,今年我们真的没有回去,都在好好上班,您在那边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