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位朋友问我,读书是否存在量变与质变的联系?她说自己读书,有时候想要量,有时候又想要质,摇摆不定,读了书,不仅没有使内心更加沉静,反倒又多了患得患失的感觉。
我告诉她,这种联系是一定存在的,只是读书是最无法量化的成长行为,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不断补充能量,有的质变可能发生在高中、大学,那一刻之前你毫无感觉,但一定有某个行为或语言突然触发了你,使你感受到“决定性瞬间”的到来。
“决定性瞬间”这个概念来自摄影大师布列松,他擅长于抓拍,并将自己的摄影集命名为《决定性瞬间》。“决定性瞬间”是摄影界的金科玉律和美学经典。
我觉得用“决定性瞬间”形容读书的质变的那一刻也非常恰当。当然,这个瞬间很短暂,也并不意味着质变之后内心感受或是心理层级就高了。毕竟书读得越多,反而会觉得自己越无知。所以,质变与量变的联系,在读书上是一种弱关系,不稳定且隐性。
读书有没有用的话题,已经有过太多的讨论,观点堆起来,也有很大一坨了吧。可如果拿筛子筛一下,留得下的,不多。一个人读不读书,与别人告诉你该不该读书,中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要读的人,不必催他,自然会去读;不读的人,鞭子抽他都没用。当然,这话是说给大人听的,儿童是个例外。
一个人的提高,从量变到质变是个标志。只要变化存在,无非两个方向,要么变好,要么变坏。读书让人奇怪的是,从量变到质变,有时候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好。
我们的知识水平就像一个圆,起初这个圆很小,圆里是我们知道的世界,圆外是未知的领域。读书让这个圆不断扩大,圆的周长变长。看上去我们的知识增加了,可是我们与未知领域的接触边际也扩大了。这意味着我们的知识越多,我们接触到的未知的领域就越多。
这也可以解释那位群友的问题。她这些年跟着大家读了不少书,几乎都是好书,并且自诩读得快,记得多,最近突然有了一种危机感和暴殄天物的愧疚感,正不知如何是好。
我出了一个主意。不如先放一放,把心里放不下的再读一读,慢慢读。
可她又说,觉得好书那么多,重读会错过读另一本好书的时间。她纠结于此,有些疲于奔命的感觉。
为了读书疲于奔命,这种感觉,只有真心爱读书的人才会有。那些不爱读书的人,万不会有这种感觉的。
所以,有些怜惜她。
我给她出了一个馊主意。索性完全不读了,强制自己一下,然后看看身体与心灵的反应,感受一下这种未知的感受。也许,答案自然就有了。
主意是出了,但,仅供参考,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