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听到一句话,“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以前觉得很难受有道理,是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没有必要全走一样的路,这里的主要矛盾解决的人有多样性。
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未必成立。
我们可以把轨道理解成一个人的目标,在这里,我可以自由的上下。但如果没有这个目标,一个人置身于旷野,也许就会迷路,或裹足不前,不敢去探索。
这就是我们经常会面临的怎么说都有理的状况。特别是在目前这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方法论和教育大咖的专业理论或视频满天飞,我们会迷失在这知识的旷野中。
好多人感觉自己满身都是劲儿,但就不知道往哪里使,如同置身于茫茫的戈壁,不知道要向哪个方向迈步,于是又去搜寻“执行力”,“决策力”等等的理论,想知道自己要怎么突破。
因为现在知识的便捷性,特别是如今强大的AI,可以帮我们搞定好多事情。而我们也习惯把自己的疑惑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归为外因,去找寻结果。
很少人去看向自己的内心。AI是基于大数据的,但我们自身的特点,是我们与众不同的东西,大数据无法精准判断我们真正内心的东西。
而我们,只有静下心来,向内看,关注自己,才很容易发现自己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玩的时候,我的主要矛盾是怎么玩得更开心。写作业的时候,我的主要矛盾是怎么高效地完成作业。是学生,我的主要矛盾是学习;毕业了,我的主要矛盾是找工作。找到主要矛盾,自己的思路就会清晰,就会少一些迷茫。
因为我们不是超人,做任何事都不可能完美。有些人去到一个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上学,却总是报怨学校住宿不好,饭菜不好,当地的天气太热,在这种报怨声中,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是学习。自己到了这所学校,有没有对学习有帮助,这是第一个衡量标准,其它的虽然不是很好,但就不太重要,没有必要一直纠结。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但只要我们多向内看,深入的了解自己,才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你是那个治愈你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