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搞不定,孩子来帮忙
父母习惯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帮忙实现自己的梦想,孩子处于弱势,无论愿意与否,都要背着父母的期望生活。有些孩子内化了父母的期望,变成自己的理想,比如《摔跤吧,爸爸》中的吉塔和巴比塔;有些孩子没有完成内化,在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期望之间痛苦的挣扎,比如《无声告白》中的莉迪亚。
《摔跤吧,爸爸》是最近上映的一部印度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一个退役的摔跤选手把争夺世界摔跤冠军的梦想寄托在2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身上。女儿最初是反抗的,因为在印度农村女孩子练摔跤史无前例,被嘲笑。女儿反抗无效,被父亲强制训练1年后,她们在朋友的婚礼上突然意识到自己很幸福,不用十几岁就嫁人,成为男人的工具,她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想明白之后,吉塔和巴比塔由被动练习转变为主动练习,最终取得邦冠军、全国冠军、世界冠军。她们成了印度女孩子的榜样,提升了印度女孩的地位,改变了印度女孩的命运。
《无声告白》是华裔美国作家的一部小说,小说以品学兼优、乖巧懂事的混血女孩莉迪亚的死为开头,父母认为莉迪亚没有任何自杀原因,绝对不可能自杀。随着哥哥、妹妹、邻居男孩提供的信息,最后断定,莉迪亚是因为不堪父母的期望,找不到自己而自杀。而父母却对此一无所知,父母看起来很民主,凡事征求莉迪亚的意见,但征求的内容都是饱含自己的期望的,母亲希望莉迪亚学医完成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父亲希望莉迪亚成为社交明星,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
莉迪亚不喜欢母亲期望她学的物理、化学,也没有一个知心朋友,可她不敢反抗父母的意愿,她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她害怕父亲失望。所以她死记硬背物理知识,每天拿着电话装作在给朋友聊天。她是父母眼中的完美孩子,承载了父母所有的希望,得到父母无限的宠爱,她被父母的爱和期望压得喘不过气。好在,还有哥哥理解她,当哥哥考上哈佛大学逃离家庭时,莉迪亚无法独自承受这一切,她选择了自杀解脱。
二、沉默中爆发或灭亡
同样承担父母的期望,为何结果天差地别,吉塔和巴比塔成功了,成为了民族的骄傲;而莉迪亚却彻底失败,选择了自杀。
1.梦想对个人的意义不同
在印度,女子地位低下,没有梦想可言,父亲强加给女儿梦想,女儿的命运随即发生巨大改变。没有梦想的人,突然有了梦想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受到周围人的羡慕。
莉迪亚生活在美国,个人主义至上,每个人都个性鲜明,彰显个人特色,追梦。莉迪亚却没有自己的梦想,委曲求全满足父母的愿望,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怜。她羡慕邻居杰克知道自己要什么,羡慕哥哥喜欢航天。
2.父母的榜样不同
吉塔的爸爸是成功的,是国赛摔跤冠军,虽然周围人对他强迫女儿练摔跤指指点点,他不在乎,他有自己的想法,用1年为期,训练女儿。吉塔姐妹虽然认为父亲是暴君,但是父亲身上的巨大能量无形中也在影响着女儿。
而莉迪亚的父母是失败的,母亲一直追求与众不同,最后却没有实现自己当医生的梦想,反而成了一个家庭主妇。父亲是华裔,一直追求融入人群,可最后还是没有朋友,同事也对其另眼相看。父母都缺乏能量,莉迪亚目睹父母的失败,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3.家庭氛围不同
吉塔母亲明确指出,父亲不能让女儿替自己完成愿望,女儿有自己的人生。吉塔的爸爸霸道地告诉妻子女儿,我就是要女儿练摔跤,为期一年。虽然是被强迫,但时限清晰,沟通明确,双方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吉塔姐妹没有想不明白的地方,没有猜测和恐惧。
而莉迪亚相反,父母自认为很民主,提出要求时先征求莉迪亚的意见,莉迪亚每次都回答:好的,妈妈。表面上是自己的的选择,其实是迎合父母。双方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亲子间隔着一堵透明的墙。父母完全不了解女儿的真实想法,女儿也不敢拒绝父母的期待。她害怕家庭再次陷入破裂。看起来家庭气氛民主和谐,实则敏感压抑脆弱。家庭中不可明说的禁忌秘密越多,气氛越压抑,越容易假装快乐。
4.理想的层次不同
吉塔练摔跤,不单是为父亲而战,也是为自己而战,还是为所有印度女孩而战,她有了更强大的使命感,意义感。她把摔跤内化为自己的追求、职业。而莉迪亚不是,她学习物理化学、顺从父母,仅仅是完成父母的期望,她内心排斥这样的生活。
所以,同样强加自己的期望给孩子,霸道权威老爸成功了,虚伪母亲失败了。吉塔和莉迪亚两个极端的例子,希望能引起父母反思:为子女做规划时,到底是为了子女的发展,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