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3月是挖土,4月是播种,5月是破土,那这个6月,我就称它为成长吧。
这个月我做了很多事,但也可以说只做了一件事。
这件事叫,“实践”。
在此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实践起来能得到这么多。
一、运营让我明白的
5月,我一直沉浸在对运营的深入探索中。
那一个月,为了当好排长,我有过一整周每天花在排里事务上5h以上的记录。为了玩出花样,我想了好多个点子,有被连队引用的,有被其他成员引用的,也有我们排内反响很不错的。
我一度以为自己做的还算不错,但6月初我最后一次做副排,面对几个大咖们,突然想明白一个道理——我想的点子再多,用意再好,也比不过自己生活中做出成就更有说服力。
比如子夜大大一个分享能炸出好多人,因为他是真的很厉害;而我目前不可能达到这个高度,因为我还不够强。
于是我把时间重心转向生活,并把社群重心转向我喜欢的一个点——海报。
接下来这大半个月,我现在回想,既有“进化”的喜悦感,也有“进化”的不真实感。
二、我做到的
1.海报
其实我没想过做海报能让我得到这么多。
那时我选择做海报有两个原因,我的工作可能需要它,以及,我觉得海报很酷。
没想到我好像找到一件自己觉得有激情,并且能给他人带来价值的事儿。
加入设计组的第一周,我完成了全家福的学习、全家福制作分享、PPT模板制作分享、创客贴熟练使用、自主制作海报。
我觉得有点梦幻。
紧接着第二周我加入了鱼哥的写作营。刚学会海报、兴奋劲还没过的我想努力绽放光芒,于是第一天我就给我们组做了一张全家福。
第二天营里招募分享,才学了7天的我膨胀了,硬着头皮分享了一波。
顺带收获了一个任务——给鱼哥的分享做海报。
我一开始很忐忑,很怕做不好,但转念一想,有压力才进步更快,于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结果第二天的海报和分享意外收获好评。
然后我接下了接下来鱼哥所有分享海报的任务,并因此立了一个每天一张海报Flag。
再接下来,我主动承担了写作营内所有嘉宾和学员分享的海报,每天都有一张或者两张。
其实说实话,那段时间我的压力挺大的,基本每日的文字输出量是2500字,加上2~3个复盘,偶尔设计组的任务,以及我自己的每日视频输出,还有晚上和周末的工作。
其中有两天我特别难受,那个周末我特别想放弃行动力爆棚,还想过推掉海报的任务。但最终我还是赶在11:59打完了卡,并提前完成了海报。
那天完成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一定能做到更好。
于是接下来运营学院丹丹副营长的分享海报我没有犹豫就接了,看到有机会接近管理者的执行官海报任务我也接了。
最终结果是,两张海报都收到了好评。
其实我的技术真的很厉害吗?并没有,到现在我也只会在已有模板的基础上改动,然后加上自己的一点想法。而彩琼、王艳、山河大大都比我强多了。
但架不住我技术不行态度来凑。
这些,都是我用时间堆上来的。
最终收获让我很满意。
上周,我在设计组做了一个分享,用来给新人指路。彩琼大大说,内容出乎了她的意料。
我很开心。
而这个月,我报了猫叔御用设计官的海报课,我的目标是接近营队水平。
二、工作
从调整重心到工作上后,我开始准备头条的视频课体系运作。
那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说自己的目标是三个月后粉丝1W。
这个目标对运营大咖来说其实不值一提,但它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如果我能做到,这就是我工作上的一个里程碑,可能会直接改变我接下去的工作轨迹。
当然,虽然我是小白,但并不是愣头青一样的什么都不了解就开始做,而是加入了一个对应教育的小群体。有人带路和没人带路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这是第一个月,我还不够努力,但总算勉强摸到了门槛。
截止目前,我发的视频量是80,收获粉丝1400。
每个视频准备+制作时间30min+。
这个月,我的目标是粉丝5000+,视频量150+。
也就是说,用上除了工作和社群的所有时间,不给自己玩物丧志的机会。
而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充足的精力,为此同步每日半小时的keep运动。
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强大呢。
三、工作
这一个月是我们武汉的中考季,于是花在工作上的精力也比较多。
接下来两天是出分数的时间,我也有点惴惴不安。
大致问过一些人,心里有一点点底。
总毕业班人数30人,预计普高过线率90%以上,重点过线率50%以上,顶尖高中录取20%左右。
还算不错,接下来暑假再接再厉,争取结合视频课,传播好这次的口碑。
三、总结
其实回头再看,感慨很多。
在开始做这些事之前,我没有想到结果会超过我的预期如此多,这还是在我浪费了很多时间的前提下。
昨天在北京和我一个很厉害的姐姐见面,她说,如果我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事,根本不会觉得时间多了,只会觉得时间不够。
我想,我现在是找到了,接下来的半年,我相信我一定会有更大的变化。
最后给我自己一句话。
在你真正实践前,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
我知道,我还可以更强大。
加油,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