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昆明的喧嚣,坐上高铁向南行驶,两个小时的车程像一场轻快的过渡,把我们送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理。出了高铁站打车往古城去,一小时的路程里,窗外的风光渐渐染上白族民居的青瓦白墙,心里的期待也一点点满起来。
刚到古城就赶上了雨季的脾气。中午在一家小馆子里吃饭,正吃着,大雨就毫无征兆地泼了下来,噼里啪啦,工作人员们似乎也已经习以为常,迅速撑开上面的伞,把座位调整。
下午去拍了民族写真,挑了件苗族的红色盛装,银饰叮当作响,镜子里的人也变得陌生又新鲜。摄影师带着我们在古城的石板路上转,并停下来按快门,虽然知道这是大家说的“流水线公主”,但看着照片里笑靥如花的自己,还是忍不住开心——199块买一天的雀跃,太值了。
傍晚的古城活了过来。石板路上的集市摆开了阵仗,手信店的老板举着扎染围巾招呼客人,冰箱贴摊位前挤满了挑挑拣拣的游客,鲜花饼的甜香混着果茶的清冽在空气里飘。现烤鲜花饼的铺子最热闹,阿姨们递来刚出炉的饼,试吃了两块就忍不住买了一大盒。
逛到深夜,手里已经拎满了大包小包。站在十字路口,听着四处传来的歌声和笑声,突然觉得这趟旅程值了。雨还会时不时落下来,但没人在意,就像大理的浪漫,从来都带着点随性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