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管理者普通的一天

中秋节后第一个工作日

    中秋节三天假,实际上我们做零售行业的,基本上是不能休息的。中秋节当天,拉着几个干部走了十几个大店,慰问员工,也看看一线的情况。让一个运营经理安排的路线,一行五人,这位经理买了一些水果之类的,每个店发一点。由于是我发起的,也是预算外的,出行前,他就问我,费用多少,我说每个店不超过100元吧,当时我就猜到可能会买水果,实际上水果的效果并不好,在这种节日,买一点具有仪式感或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可能更有用,但这个太细节了,如果我什么都要嘱咐的话,以他们的认知,以后什么事都需要我安排具体,管理者有时候需要克制自己。于是,我没有发表其他意见,默认了水果也可以。果然,集合的时候,车后备箱装了一些水果。

    一行人,到每一个店,我们看一看现场的问题,打打招呼,说一下节日快乐,旁边的竞品看一看,就去其他的店。节日当天门店的员工很忙碌,基本上没有时间跟我们寒暄,有的看起来甚至不太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想,他们不欢迎我们的原因很多,一是真的很忙;二是我们的一线员工向来和大领导不亲近,他们并不知道和领导亲近有什么好处,或者说也不知道他们的建议和反馈对公司或发展者个人发展有什么价值;三是,领导总会提出很多意见,要求他们改变。四是,送来的也都是小小的,可有可无的小东西,价值感不强。但我们还是要去现场,1、大型的节假日,一线又忙又缺人,领导干部要和一线在一起,也许能发掘人才、解决问题,让一线知道,领导是可用的;2、现场有神灵,去现场才能看见问题,解决问题;3、到一线才能了解到其他竞争对手的表现,知己知彼;4、节假日大家都在关注市场,才会有紧迫感,习惯就是惯性,要逐步改变过去相互脱节的不良习惯。

    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实际上节前已经安排了节后的调整事项,但今天还是需要去现场看一看,是否落地,是否有其他问题,看看竞品的动态如何。没有带任何人,我一个人像消费者那样自己去看店。大节刚过完,团队一定会有懈怠,我必须快速的搅动大家的步伐,否则这一周,就淡淡的过去了。我重新整理了重要的事项,一项项的安排和沟通。

      巡店的过程中,又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有家店今天闭店,可发现资产都要拖回公司,但其实有一些是可以现场就决定如何再利用的,这样可以省一些运费。那么闭店前,就应该使用部门去认领和确认,监管部门做好记录和清点,而我要考虑过去有没有流程和机制,接下来谁来牵头形成机制。一个老市场,基础太弱,类似的问题常有发生,发现就得根治,毕竟有着十几年来的习惯,很多问题都无法自查。

      我像拿了一根定海神针,在海底搅了搅,大家都开始转起来。但其实我也要考虑我现在说哪些事情,安排哪些事情,是否和我们的节奏与规划匹配,发现问题也要考虑谁去解决,解决的目标是什么?今后能否形成机制?一天下来,我感觉很伤神。下午三四点我趁机在竞品店里喝了杯咖啡,这个店很大,有160平左右,十字路口很显眼,店里货量充足。我心想,我们也要在这样的好位置开大店,我们才是第一品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