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择时交易。
第4章,追逐业绩。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只要热衷于择时交易,就免不了会受到舆论环境的影响。这一章小结里有一段话讲的很形象:“投资环境的影响几乎总是会将投资者领上一条失败的投资之路。在股票市场到达巅峰时,广告上兜售的都是股票,却只字不提可以让投资实现多元化的固定收益资产。当股票遭受熊市带来的亏损之后,媒体宣传的是将持有债券作为平衡型投资组合重要组成部分的好处。铺天盖地的广告词都是建议投资者持有昨天的市场宠儿而避开昨天的牺牲者。”
以晨星公司为代表的评级公司虽然在推动信息透明的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影响环境上也只是附庸风雅的一份子,信息滞后,更无法预测未来行情。
总的来说,投资者往往会在股市的顶点投入大量资金,然后随着市场下行遭受大量损失。这种现象不只是初级投资者的特性,许多大型专业机构也是如此。而真正理性的投资者是不会随大流的,他们会在一开始就制订好投资组合目标,然后严格执行。忠实于自己制订的投资组合目标时,会经常买进过时的,同时卖掉正在流行的投资产品,这种异于主流的相反举动也有择时的特点,但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择时交易。
第5章,再平衡。再平衡就是定期检查资产配置比例,把各资产的比例控制在目标计划范围内。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提出,市场价格的波动能够反映公司利润和利率等证券价值基本驱动因素的变化,而过度波动这种经济现象则是指市场价格过大,超过了必要。由于股价往往是在公平价值上下波动,过度波动可以让进行系统性再平衡的投资者低买高卖。
观察2000年前后的市场走势,再平衡也许无法享受某类资产暴涨时的全部涨幅,但它将风险调整后的长期收益其实非常高。这种被动的调整能够真正做到高抛低吸,相比大多数投资者做出的主动管理会被环境、舆论、广告等吸引,不由自主地高吸低抛。
这一章还讨论了一种更激进的做法:每天进行再平衡。但这一动作的前提是耶鲁大学基金可以享受免税待遇,并且能在实现收益且不增加赋税的情况下进行经常交易。所以每天再平衡对一般投资者和大多数机构来讲,实用性并不强。
第三部分,证券选择。文中主要是以共同基金作为证券选择的主要代表。国外说的共同基金,就是国内买卖股票和债券的那种基金,公募的居多。而另一种国外叫对冲基金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私募基金。
第6章,共同基金的业绩亏损。共同基金在1998年之前20年里,比市场的平均水平(根据先锋500指数型基金来衡量)每年低了2.1%。其中有15年的年平均差额是4.2%,有10年的年平均差额是3.5%。从统计数据来看,95%的主动投资者都败给了被动投资者,每年的收益比先锋500指数型基金少3.8%。主动投资者们获胜的机会很低,赢家带来的收益不高,而输家造成的亏损却非常大。另外,主动投资者因为交易更频繁,所承担的成本也更高,其中主要一部分是课税,其他还包括佣金等费用。
第7章,共同基金失败的明显原因。如果忽略个人投资者的话,从整个市场来讲,主动管理的共同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必然等于市场平均收益率减去交易费用、佣金、市场冲击等成本。所以共同基金的总体收益不可能高过市场平均收益。种种费用明目是共同基金失败的直接原因。申购、管理、分销,激励、中间人这些费用,加上许多共同基金还会侵吞资金规模大了以后所降低的交易成本,这些都是需要基金投资者来承担的。
第8章,共同基金失败的深层原因。公共基金给不了投资者应有回报的深层次原因是天然的定价问题。无论人为定价还是公允定价,基金公司和大型投资者总是占有先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套利。另外,软性费用也会侵蚀投资者利益。软性费用原本是指基金公司除去固定的管理成本、研究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外的费用,比如单独为某位投资者做一项投资研究、购买相关设备和信息等等。但后来软性费用慢慢演变成了经纪人给交易商的回扣,购买了很多与投资无关的商品和服务。
第9掌,在主动管理中取胜。共同基金业不能带来好的投资收益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既是受托人,同时又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基金公司追求的利益目标和投资者不一致。但还是存在一些好的共同基金的,它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基金公司会投入自己的钱,这保证了基金公司和普通投资人有一致的利益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选择主动管理基金的方法,如限制投资规模,寻找心怀不凡抱负的投资经理等等。
书中以东南资产管理公司为例,说明了优秀的共同基金所具备的特点:1、只有在私人控股、由投资组合经理所控制的独立公司里,追求利润的经理才能做到真正为投资者利益服务;2、好的投资经理和管理人要敢于持有集中型的投资组合;3、与基金持有人一起投入大量资金;4、限制资产管理规模(不为赚取管理费而盲目扩大规模);5、对税负敏感;6、合理设定费用;7、在投资机会消失时关闭基金。
第10章,另一种选择 —— 交易所交易基金,即ETF。ETF在国内也已经尝试了很多年,可以很方便的买到各种指数对应的ETF。对于那些有资产、有时间且有意愿亲自管理投资组合的投资者来说,ETF是很有前景的投资选择(不符合这条件的投资者只能去买主动管理基金)。ETF市场不适合中等规模资产或持续进行小额交易的投资者。换言之,ETF适合小资金和长线投资者。但是ETF也存在问题,在不断演进的市场里,ETF正在重蹈共同基金业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覆辙。这倒不是说ETF模式本身有问题,而是一些共同基金打着ETF的幌子,做着实际就是主动管理基金的事情。
全文内容介绍写完了。下面写一点个人觉得需要补充的。
首先总结一下斯文森的投资方法。先要对自己的投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确定投资金额和期限,然后制订出资产配置组合。资产配置大致就是股票+债券+房产,股票比例大于债券,债券可以替换成货币基金,因为中国特色,房产必须重点配置。对于一般工薪阶层来说,股票的那部分全换成房产都是可以的。然后是做好再平衡,每隔半年或一年,把比例调整到初期。
其次,是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大部分基金都必然会输给市场。这是我在万维刚和吴军的专栏里同时看到的,绝大多数人肯定都不知道这个原理,包括金融从业的人。这本质上是个数学问题,打个比方,有四个人,每人拿一万元投资股票。因为次新股常常波动很大,有时会涨很多,但有时也会跌很多,这四个人都想在次新股上博一点收益。假设任何一只次新股都是一星期里或者上涨80%,或者下跌60%。如果概率平等,这四个人总会有一个买到两周都涨的股票,获得了100001.81.8 = 32400元。有一个第一周涨,第二周跌,还有一个第一周跌,第二周涨,这两个人代表了多数,是“最有可能”的结果,他们的1万元变成了100001.80.4 = 7200元。然后还有一个不幸的人,两周都跌,也就是100000.40.4 = 1600元。这四个人的收入分别是32400、7200、7200、1600元,他们的平均值是12100元,正好是100001.11.1这个1.1正好是1.8和0.4的平均值。结果显示,平均值比“最有可能值”大。这是因为12100是算数平均值,而7200是几何平均值,任何时候,几何平均值都小于等于算数平均值。我们也可以直观地看计算结果,为什么“大多数”会比平均数小呢?因为那个“最幸运”的人拿走了大部分收益,他的收益高于其他人的损失。在这个“最幸运”的人看来,那些“普通人”和“最不幸”的人之间其实差别都不大,“最不幸”的人最多也就是输光,不会变成负数。这跟一个地区的收入平均数和中位数不一致是一个道理,一个富豪的收入就能把其他很多很多个普通人的收入“平均上去”。关于这个“市场很难被打败”的问题,著名投资家,《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塔勒布讲到过一个叫“遍历性”的名词。所谓“遍历性”,就是一群人同时做一件事的平均值,和一个人经历这件事很多次的结果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那么这个系统就不具备遍历性。一群人同时做就是算术平均,一个人做很多次就是几何平均。所以,金融投资是一个没有遍历性的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做很多次投资决策以后得到的收益,必然比不上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这也就是为什么巴菲特总是劝人们购买标普500指数基金的原因,巴老是真正的智者。要想长期打败标普指数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这早已是华尔街投资者们的共识。
最后,作者用了半本书的篇幅黑基金业。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共同基金业确实存在许多弊端,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作者的立场。他是耶鲁校产基金管理人,同时还是另外一家基金的合伙人。这两家基金都是非盈利性质的。作者极力推荐被动指数基金,反对盲目购买主动管理基金。但我认为,虽然被动指数基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购买被动指数基金依然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识,加上基金公司和媒体都没有动力去宣传被动指数基金,所以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主动管理基金仍然不失为一种选择。很多人即使购买了业绩欠佳、侵蚀利润的主动管理基金,也还是会比让他们自己去买股票来的好。
但是随后又会有一个问题,购买基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投资正确了就一定能发财吗?答案当然是不能,购买基金的目的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而投资的目标应该是获得市场平均回报,不被通货膨胀侵蚀掉自己的财富。而真正的财富增长靠的依然是每个人的主业,靠的是事业发展和工作能力提升,靠的是勤劳、好学和理性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