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湛江人,始终不遗余力地和大家分享湛江的风土人情,一直想写湛江婚嫁风俗,奈何内容宽泛,俯拾皆是,反而无从下笔。
迟迟未曾下笔的湛江婚嫁习俗,私以为“大妗姐”最具地域特色,大妗姐是什么?大妗姐于湛江人的婚嫁,又有何意义?为大家一一道来。
大妗姐,有异于伴娘团——年龄与新娘相仿,一般为年龄稍长的中年妇女(或更年长),在婚俗过程中,由女方家用来跟随新娘的临时使妈。大妗姐完全是女方的人,不仅熟悉湛江的婚俗礼节,而且头脑聪慧,能说会道,有新娘“守护神”之称。
湛江婚嫁习俗当中,大妗姐的角色是“伺候”新娘。出嫁前,为新娘梳髻插簪,编结传统(新潮)发型、梳洗打扮、更衣换裙、铺床叠被等等。其中,一项比较有意思的婚俗是,大妗姐一边为新娘梳头一边唱祝福词。比如“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代标齐,五梳梳到五福临门。”当新郎新娘向父母敬茶时,大妗姐也唱道,如“新郎新娘添茶,添子添孙回娘家”、“新郎新娘敬父母茶,一生富贵又荣华”……
如果在大妗姐所有任务之中挑选最重要一项,大抵是教予新娘婚俗礼节——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
大妗姐和伴娘团同伴,出嫁当天,跟随新娘到男方家。湛江没有各种不可思议的婚闹陋习,但为了烘托喜庆的气氛,新娘不可避免要被“刁难”,这时候,大妗姐则“挺身而出”替新娘解围。代饮敬酒等等,为新娘化解男方亲友的道道难题。
中国历来有传统,被众人承认成为“合法”夫妻,不是婚姻登记,而是举行传统婚礼。传统婚礼十分讲究,必须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礼”方可完婚,时至今日,或许有所删繁就简,但对待人生大之事上,始终重视至极!
回到湛江婚嫁习俗当中大妗姐的角色。
湛江有句俗语“初归新抱,落地孩儿”,女性一旦跨过婚嫁的人生转折点,从此身份有了明显的转变,为人妻子、为人新抱,告别娘家从前熟悉的一切,从头开始。对于即将进入人生新阶段——在出嫁的这一天,毋庸置疑,每位女性第一次当新娘的心一定是“五味杂陈”的。
因此,湛江嫁女儿,“大妗姐”跟随,最重要的意义是给新娘喂下一颗“定心丸”,许下婚姻的美好祝福的同时,相信爱情,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