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进婚丧习俗改革和乡风文明建设,加强移风易俗基层社会治理,加大滥办酒席、大操大办、高价彩礼、低俗婚闹、薄养厚葬、豪华墓葬等陈规陋习的治理力度,医疗卫生系统正以移风易俗为抓手,着力破解行业不良风气。医院纪委作为监督执纪的专责机构,需以“纠四风、树新风”为切入点,将移风易俗与医德医风建设深度融合。本文从以下三个方向来推动医疗行业新风尚的形成。
一、以风清气正重塑医疗行业新气象,遏制不正之风。当前正直升学之季,全县上下齐力并抓滥办酒席治理工作。卫生系统行业中,人群基数大,医疗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其中“滥办酒席”问题就尤为突出。部分医务人员借子女升学、乔迁新居、子女满月等名义大摆宴席,变相收受礼金,不仅加重了同事和亲朋好友的经济负担,更损害了医者形象,助长了攀比浪费之风。
要刹住这股歪风,我院必须坚持“制度约束”与“文化引领”双管齐下。一方面,我院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明确禁止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操办或参与违规宴请,并建立“红白事”报备制度,设定宴请标准和规模上限,要求全院职工做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原则。另一方面,我院通过学习典型案例、移风易俗倡议书、层层谈心谈话1100余人及签订严禁滥办酒席承诺书1100余人等方式弘扬节俭办宴的新风尚,带动社会风气转变。正如古人云:“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医院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文明的重要窗口,理应在移风易俗中走在前列,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二、以医者仁心高尚医德引领社会风尚。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至上的服务,更要有高尚的品德。滥办酒席看似是个人行为,实则折射出价值观的偏差。当医生把精力放在人情往来、宴请收礼上,难免影响医疗服务的纯粹性,甚至滋生“人情诊疗”“关系优先”等乱象。真正的医者仁心,应当体现在对患者的无私关怀上,而非世俗的礼尚往来。更重要的是,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对社会风气具有示范效应。当医生带头抵制大操大办,倡导文明节俭,就能影响更多群众改变旧俗。医者的道德高度,往往能带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积极倡导提供简约、旅行或温馨的集体婚礼新方式,既满足情感需求,又避免铺张浪费。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培育,厚植家庭亲情孝道观念,弘扬孝道文化,破除厚葬薄养、豪华墓葬等陋习。
三、移风易俗构建长效机制,让清廉之风永驻医院。要彻底遏制滥办酒席之风,不能仅靠一时整治,而需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和“社会共治体系”。首先作为医院纪委应加强日常巡查,对违规宴请“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通过内部通报形成震慑。同时我们每年将开展对医院内有子女升学、乔迁新居、子女满月等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对重点人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提醒,杜绝滥办酒席情况发生。其次,要畅通举报渠道,鼓励患者和同事之间相互监督,运用“互联网举报+监督”模式,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优化医院健康新风气。此外,要做好宣传工作,积极推出移风易俗系列宣传短视频,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医院要多形式开展宣传引导,提升全院干部职工及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引导广大群众培育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要积极拥护、广泛参与、达成共识,推动全县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自觉遵守移风易俗相关规定。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定能让清廉之风成为医疗行业的新常态。当医护人员不再被酒席人情所累,亲朋好友不再为“随份子”所困,社会关系将更加纯粹,医疗环境将更加清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唯有以风清气正引领医者仁心,才能让医院真正成为文明新风的高地,为医院健康廉洁发展夯实基础,为全社会树立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