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310|碰到一名老考生

【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免费赠送会员请点击:风清不扬81

季苇萧说:“自从向太爷升官去了南方,王老爹没有跟过去,就在安庆安了家。后来我岳父当了典史,‘安庆的乡绅人家,因他老人家为人盛德,所以同他来往起来’,我家就结了这门亲。”

季苇萧这段话其实极可玩味。向太爷升官走了,王老爹没有跟过去,这很正常。王老爹的儿子,当初托向太爷的关系,最终当了典史,这是一个比县长低的官,但毕竟是个官——当了官,乡绅人家就看到了他的“盛德”,开始跟他往来。是不是很有意思?

而季苇萧的父亲,原本是个武举人,等着选官赴任的。若不是王老爹的儿子当了典史、也是个官,他们怎么可能结下姻亲?

鲍廷玺听了季家和王家的事,当然说好,又问季家太老爷如何。

不成想季苇萧却道:“先君见背,已三年多了。”原来早已去世,所以可以想像,季苇萧这种人,既然是秀才,没有一技之长,肯定要考虑生活问题了。

鲍廷玺又问:“姑爷,你为什么在这里呢?”是啊,这是仪征哎。

季苇萧解释道:“现在盐运司的荀大人是先君文武同年,我来看看年伯。姑老爷,你这是往那里去?”鲍廷玺说:“我要到苏州去看一个亲戚的。”季苇萧问:“那你几时回来?”鲍廷玺回答:“估计得要二十多天吧。”季苇萧道:“如果回来有空,那就到扬州来玩玩。如果你到了扬州,只要在道门口门簿上一查,就知道我住在哪里——你来了,我就做东请姑老爷。”

这段话里的信息要注意,荀玫最终到了盐运司,肥差,不错。当然前面牛浦郎到万雪斋家里时,作者也有过交代,他们见过荀玫写的对联。

另外,小说之前讲过,季父跟安庆向市长文武同年,这儿荀大人跟季父也是同年,那么意味着荀大人跟向大人同年进士。

鲍廷玺说:“那一定要来。”说着,两人告辞。鲍廷玺上了船,一直坐到苏州,刚从阊门码头上岸,劈头就碰到跟着他哥的仆人阿三。

小说上写,“只因这一番,有分教:荣华富贵,依然一旦成空;奔走道途,又得无端聚会。”看来是有大事发生,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