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一章 醒悟 1 孰主孰仆

孰主孰仆——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 1 我们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锤子可以去砸钉子,然而用锤子却不能去砸同一个锤子,钉子也不能去钉同一个钉子。大脑与思考的关系要比锤子与钉子的关系复杂。我们的大脑促进自己思考,同时这一次的思考结果又会对下一次大脑思考产生影响。

    我们过往知识经验对我们行动的影响。比如因为被蛇咬过,所以碰到蛇的时候会不自主的退缩,这时候就是大脑用上一次思考的结果对这次行动产生的影响。

  • 2 定义:我们可以思考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这种把自己的思考当作对象来思考的能力称为元认知能力。

    自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自己知道的与自己不知道的自己。例如某一天你很关心的人突然对你说:“你怎么可以这么自私呢!”,说明另一个自己不知道的自己其实存在。

    复述过程中忽略了定语“你很关心的人”,这个词用来说明自己对这个人一直是无私的,才能证明自己不知道的自己的存在。

  • 3 每个人四个区域划分。

    上述例子也可以说明用另外的方式给人分类:别人知道的自己,别人不知道的自己。于是人就可以分为四个区域:自己知道和别人知道;自己知道喝别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别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

    这里的重点在于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知道有一个“自己不知道的自己”与“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自己存在”。

    复述过程中应该是“我们竟然可以运用心智就意识到其他的自己存在!”运用心智了解自己

  • 4 两个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例子

    结论:既然我们可以运用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为什么要被大脑拖着走呢?在第一章困境中我们遇到的时间浪费、拖延就是被自己到脑控制走的案例。

漏掉的部分:

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那么就应该让大脑隶属于我们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被大脑控制。这正是人类与猩猩的区别:拥有具有反思能力的大脑额叶。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的,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
你不应该隶属于大脑,而是大脑隶属于你,分清主仆很重要。

电影《美丽心灵》中,纳什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病,即用自己的大脑控制了大脑中幻觉的产生;纳粹集中营中生还的维克多弗兰克运用自己的心智使自己在困境中获得生存。他的名言:“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任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大脑剥夺了自己对于自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这就是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醒悟 1、孰主孰扑 作为一个人,在这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最震撼的经历莫过于发现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用...
    酒窝512阅读 636评论 0 6
  • Devtools Terminal ——浏览器终端。牛逼的不得了! LiveReload ——为官方LiveR...
    一句诺言阅读 2,180评论 3 3
  • 一念执着,两岸花落,三生石上,四语婆娑,五秒泪眼, 六分六合,七零八落,九九不得,十难成言,百家之舌, 千种争休,...
    wu枫阅读 237评论 0 0
  • 春节的临近,人们的内心有开始翻江倒海的开始看自己的钱包能不撑过今年的春节。 回想起,小孩子的春节是多么的开心和快乐...
    普通女孩阅读 176评论 0 0